市场与销售经验交流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之 -人口

精华0161

    企业宏观环境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六大方面,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环境因素构成企业不可控制因素,因此也称之为营销间接环境。

一、人口环境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市场是由那些有购买欲望并且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而且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潜在容量。但是,由于任何企业的市场营销都不可能面向所有的人口,因此对人口的考察必须具体地研究人口的规模、地理分布、年龄结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单位等特性,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市场需求的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1.总人口

总人口是指某市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某一市场范围内的总人口基本上反映了该消费市场生活必需消费品的需要量。在其他经济和心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人口越多,市场容量就越大,企业营销的市场就越广阔。

世界人口正呈现爆炸性增长,年增长率为11.7‰。进入21世纪,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人口的增长必然会给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首先,无限制的人口增长与有限的地球资源的矛盾将日益加深,最终会导致食物供应的不足、主要矿产的缺乏、人口过度拥挤、环境污染和生活质量的全面退化。其次,人口增长地区分布呈现不均衡,世界新增人口中90%将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与经济低速增长的矛盾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哺育、教育、就业、住宅、交通等。再次,存在人类需要增长与市场扩大之间的问题。人口的增长意味着人类需要的增长,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因为除人口因素外,市场的扩大取决于购买力的提高。如果在购买力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市场的容量将受到限制,并且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加剧食物供应和资源需求的压力,最终导致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的下降。

2.地理分布及流动

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密集程度。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与人口政策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区域的人口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消费习惯。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市场消费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需要、购买行为与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不同城市的居民对商品需求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居民在服装、饮食上也有不同的爱好。就饮食而言,“东甜西辣、南淡北咸”是对中国人饮食差异的形象概括。气候不同所造成的消费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美国,多阳光地带的各州由于气候温暖,消费者对保暖服装和供暖设备的需要减少,而对空调设备的需求增加。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人口的地理分布往往不均匀,各区域的人口密度大小不一。世界各国的人口密度悬殊差别很大,即使在一个国家内,人口分布也不均匀,而且人口的分布不仅是个静态的概念,更具有动态的变化。例如,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东部沿海地区,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大西洋沿岸、五大湖边缘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是人口流动问题。

现代世界各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呈现下列两个趋势:一是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工业革命以前,全世界70%的人口住在农村,而今天,许多国家有70%的人口住在城市。西方国家人口变迁的经验表明,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使城市人口集中,这对零售商业结构的影响很大,促使城市市场迅速增长和扩大,在城市中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出现了许多百货商店和专业商店。美国的一些著名大零售公司正是在这一阶段为了适应人口环境的变化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二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各国人口分布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人口从城市流向郊区。随着汽车、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的发展以及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迁往郊区,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郊区住宅,把城市与城市连成一片,形成超级大都市区域。这种人口流向的变化,促使郊区出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使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百货商店经营受到威胁,其市场占有率下降,因此影响到零售商业结构和零售商店的布局。

3.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也直接影响市场需求。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别,使得他们对商品和服务产生不同的需要,并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收入的多少、家庭规模的大小和对商品的价值观念的不同。

第一,根据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可以将市场细分成许多各具特色的消费者市场,如老年人市场、成人市场、青少年市场、儿童市场、婴儿市场等。各个市场的消费者对于消费品均有不同的需要。儿童市场畅销儿童食品、服装、玩具等;青少年市场注重游戏机、随身听、电视、计算机、服饰、发型、运动器材等;而老年人市场则更多的是对老年营养品、保健品和旅游娱乐的需求。

第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变化的趋势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口平均寿命在增加,这意味着人口趋于老龄化。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将比1990年增加两倍,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将由1990年的9%上升到16%,同时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因此,未来的老年人中妇女要占多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2000年达到了1.3亿,占总人口的11%。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6亿,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5年将达2.8亿,占总人口的20%,这表明我国人口也将不可避免地趋于老龄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欧洲人口。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老年人市场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我国老年产品与服务的多种需求构成了一个十分庞大、丰富多彩的市场,据测算,仅其潜在消费每年也在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以人寿保险、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为热点。老年人的医疗和保健用品、助听器、眼镜、旅游、娱乐等的市场需求会迅速增加,这就给经营老年人用品的行业和旅游业、旅馆业、娱乐业提供了市场机会。有关人士预测说,在未来的相关产业中,第一产业将出现为老年人饮食特需的农副产品,第二产业将出现老年人专用商品,第三产业中将出现照料老年人生活的特殊行业,信息产业中还会出现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减少,必然会对儿童食品、儿童用品、儿童玩具等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不得不针对这一市场人口的变化而调整其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在美国,近来有些经营儿童食品和用品的公司,或者到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国家去寻找市场,或者采取“转移”对策,进行公司重组,拓展其他业务。我国虽然近些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下降,但由于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并且过去对儿童市场未充分开发,因此,儿童需求对整个市场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

4.人口性别

比较男性和女性的市场需求,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商品的需求以及购买行为都有明显的差别。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消费内容和特点。一些产品有明显的性别属性,只为男性或女性专用。而男女不同的性别心理和社会角色对消费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男性以阳刚粗犷为美,崇尚冒险精神,以事业为重,决策果断,因而男性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常常表现为粗放型、冒险型、冲动型和事业型;女性比较温柔细腻,善于谨慎从事,以生活和家庭为重,因而女性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多为谨慎型、生活型和唯美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的性别角色也在悄然变化,并影响到市场需求的变动。由于家庭中大多数日用消费品由女性采购,因此,很多家庭用品及儿童用品也可纳入妇女市场。这样,女性市场的容量就比男性市场要大得多。

近年来,世界各国妇女就业人数剧增,这就给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由于妇女就业,家庭收入增加为市场提供新的容量;二是妇女就业者多,职业妇女对市场上较好的服装、汽车、托儿服务等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三是双职工家庭数量的增加,时间显得越来越宝贵,市场上任何能节省家务劳动时间的产品和服务(如代替家务劳动的家用电器及快餐业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5.家庭

现代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商品采购的单位。家庭数量与家庭规模、结构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家庭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些家庭用品市场的容量,而家庭规模的大小又决定了家庭需求的品种、规格和档次。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家庭总的变化趋势是家庭数量在增加,而每个家庭的平均人数在减少。例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年轻人习惯于一到成年就离家自居,老年人也习惯于脱离子女单独居住。同时,美国社会离婚率很高,单身(单亲)家庭有增无减,因此导致单位家庭的平均人数在不断下降,小家庭越来越多。“大家庭”的观念也在逐渐淡漠,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数量大大减少。

由于家庭趋于小型化,家庭户数迅速增加,导致市场对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家具等家庭用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并且要求这些产品更加小型精巧,以适应小家庭的需要;此外,房屋市场需求也相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6.其他

在人口因素中,还需要对人口的出生率、增长率、教育程度和职业、民族与宗教、文化等因素加以分析。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和购买行为的差异,从而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因此,企业必须密切注意人口变化的动向,以调整自身的生产和销售决策。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是市场营销活动的最终对象。在收入条件接近的情况下,人口决定市场容量。企业应密切关注影响人口环境的诸因素,包括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分布及人口增长等方面情况,以便根据行业优势,选择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