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化层组织铸态试样结合部位金相组织经腐蚀后,合金层呈银白色,可看出交界处合金元素向本基体内存在明显扩散,铸钢本体组织为珠光体,合金层层组织为奥氏体+马氏体+碳化物。合金化层表层组织,从该图可见到明显的树枝状晶。表面合金层近表层和结合部位碳化物形态和数量有一定的区别。外表层碳化物数量比内层多,尺寸粗大些。
耐磨性能试验测定的磨损性能分磨粒磨损和冲击磨粒磨损性能。试样磨损前后采用酒精清洗、烘干,然后称重,计算试样磨损失重,得出相对耐磨性。相对耐磨性计算如下式:相对耐磨性=对比试样失重(g)试验试样失重(g)磨粒磨损试验在高温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在无需加热条件下即可进行常温下的磨粒磨损试验,高温磨损试验机。转动试样的磨损是在刚玉砂轮片上完成,刚玉砂轮片上覆盖着40/70目的精质石英砂,每个试样上加载的砝码重10N,试样转速为76rpm,以合金化层作为磨损面进行磨损,试样既受到刚玉砂轮片的磨损,又受到石英砂的磨损。试样尺寸为245mm%16mm,总计磨损时间为14h.
从磨损结果看,合金化层的耐磨性明显优于本体试样,合金粉末中加入WC以后耐磨性比本体试样大幅度提高,可达本体试样的46倍。
冲击磨粒磨损试验在MLD-10型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冲击功为25J,冲击频率为150次/min,试验时间为2h,磨粒为精质石英砂,粒度为40/70目,石英砂流量为15kg/h,上试样为试验样,下试样为标准试样,采用U71Mn钢加工并热处理,硬度为3941HRC.磨损试样计算上试样失重衡量冲击耐磨性。具体过程如下:预磨(跑合)30min清洗及称重冲击磨损120min清洗及称重计算失重。合金层的冲击磨损性能为本体试样的34倍。
由于合金化层高铬铸铁,该材料凝固时形成(Cr,Fe)7C3型碳化物,这种碳化物的硬度高(15001800HV),远高于(Cr,Fe)3C型碳化物的硬度(84O1100HV),超过了磨粒的硬度(10001200HV),这是高铬铸铁具有高耐磨性的主要原因。高铬铸铁的共晶结构与普通白口铸铁中的莱氏体相反,共晶碳化物为不连续相,以分散的单体存在于奥氏体中,而共晶奥氏体则为连续体。这种特殊结构相当于在一定基体上嵌人高硬度的颗粒,大大减弱了高硬度相的脆化作用,因此高铬铸铁具有较好的韧性,高铬铸铁中的铬一部分进入碳化物,另一部分进入基体,从而也提高了基体的抗氧化能力。
试样中,由于加入了高硬度的WC,能够有效抵抗磨粒的切削,复合材料的磨损比较小。磨损过程的进行,由于基体率先磨损而相对于碳化钨颗粒下凹,于是凸显的碳化钨颗粒起着抵抗磨损的支撑作用。碳化钨颗粒由于尺寸大,虽然部分裸露在外,但大部分牢固地扎根(于基体中,不但本身抵抗磨损,而且能够对周围的基体起到屏蔽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支撑作用和屏蔽作用,加WC后高铬铸铁才呈现出优异磨损性能。
可见,合金层中加入WC后,其磨粒磨损和冲击磨粒磨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论(1)研究采用加入YB成型剂进行铸件表面合金化的独特方法,改善了合金化层与本体结合部位之间气孔、夹渣等问题,形成的合金层与本体结合良好。(2)试验研究得到的含高Cr、W等合金元素的表面合金化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加入WC的合金化层试样耐磨粒磨损性能可达本体铸钢ZG65Mn的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