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基础知识分享

铸铁件金属型铸造技术

精华0451
1.概述——历史与现状

  用金属型生产铁基合金铸件始于中国。考古发现我国铸铁件用铁型(古称“范”)生产始于战国(距今2200~2300年),用铜范铸造铁器最早为汉代(距今1800年),到清代(距今200~300年)铁范铸铁技术不断完善,用铁范铸造铁炮。龚振麟著《铸炮铁模图说》是世界发现最早的系统论述金属型铸造铸铁件的专著。美国Eaton公司最早获铁基合金金属型(Ferrous Permanent mold-FPM)工艺专利已是 1932年。近几十年全世界FPM不断发展。欧洲FPM铸件占6%~8%,有报道苏联1980年FPM铸件占铸铁件9.7%,欧、美、日等FPM件主要用于汽车、机床、空气压缩机和液压件等;近年中国由日本引进空调压缩机铸件FPM生产线;印度、加拿大、巴西、马来西亚等国也都引进过FPM生产线。1994年日本本田公司开发投产了年产近4000t优质球墨铸件轿车转向节的FPM自动生产线,使FPM技术应用进入一个新阶段。

  2.金属型铸铁技术特点及关键

  FPM与非铁合金金属型铸造主要区别和难点在于:铸铁是金属-非金属共晶合金,急冷下铸态金相组织更难控制,浇注温度高,金属型设计和生产更难,且金属型寿命更短,生产率又不易满足大量生产需要。无论铸态还是热处理后使用,金属型铸铁件铸态金相组织控制对铸件性能都至关重要。

  金属型冷却速度是砂型的数十倍到数百倍,直接影响铸铁形成独特组织。控制高冷却速度下铸态金属型铸铁组织的因素很多,综合解决好以下这些因素除获预期铸态金相组织外,可大大提高生产率和金属型寿命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并扩大金属型铸铁应用范围,是发展金属型铸铁技术的关键。

  铸铁化学成分 表1为金属型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典型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性能。碳当量(CE):尤其薄壁又高冷却速度下金属型铸铁的CE宜高(4.9%~5.0%),但为防止低温冷脆及有利强化孕育,原铁液中Si应控制在2.2%~2.8%(质量分数,余同)且直取下限,绝不能高于3.5%。也有薄壁球铁件原铁液低C( 2.7%)低Si(2.0%)的成功实例。

  表1 典型金属型铸铁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

  注:1. 表中化学成分含量百分数皆指质量分数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