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基础知识分享

砂眼、挤砂

精华0138
缺陷特征:

铸件表面或内部包容着砂粒的孔穴或明显少肉


形成原因:
A.型砂含水量低
B.设计不当,冲型时间长,长时间的烘烤及“水分迁移”造成局部型砂强度低,形成砂眼
C.流路设计不当,浇注时铁水冲刷造成砂眼
D.流路或模具拔模不良,有拔裂、掉砂
E.型腔内有“落砂”,如造型室磨损,浇口杯下沉,压型(实)器压到浇口或造型室上方有落砂
F.砂芯有毛刺或浮砂,下芯时未吹干净
G.模板变形,造成挤砂、落砂


改善措施:
A.抛光模型、打磨流路,减少因拔模不良造成的砂渣眼
B.方案设计时采用综合浇注系统,提高浇注系统的挡渣效果
C.重新计算方案,建议尽量减少冒口入水,以利砂渣上浮
D.增加底注或侧入水
E.模具配件若有磨损及时更换
F.若浇注时间太长或不能同时冲型,重新计算方案
G.若有挤砂,确认镶板无问题时,在挤砂位置合模线处R角或做出防压条
H.减薄入水片或压边量,提高挡渣能力
I.在方案上做出集渣包
J.改变入水口位置,避开易冲砂部位(入水不要做在砂芯吹砂口上)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