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翻开箱底,看到一张略发黄的相片,看着相片上的影儿,毕业时那段美好的回忆与凄凉离别的情景,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2000年七月,是谁在唱着毕业的歌,弹奏离别的琴弦。把我们的笑脸,都定格在那张毕业照片上。那天校园的空间里仿佛弥满了离别的因子,听了让人无限感伤。临别时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她今天的样子,忽然间觉得一切即新鲜而陌生。就连当时拌我一脚的那个树桩也觉得有点点可爱了,多功能厅的那些霓虹灯却刺眼了,陪伴自己三年普师的课桌椅已经擦拭了多边,总还觉得有哪个地方没有抹到。想一想三年前今天她敞开大门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而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三年的同窗、敬爱的老师,比想象中要真、要善、要美!
绿色的足球场还有人在颠球么,那曾让我们踢破的护栏,如今有阿姨安装了吧,那让泥巴涂鸦的护墙有师妹擦拭了么,墙体上那几行“含情脉脉的诗歌”还那么显眼么、、、、、、
如果说,三年前,对我来说,跨进她的胸怀是人生梦开始的地方,那么,今天就是我梦醒的时候。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一切似乎都预想得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再见了,宿舍里的朋友加兄弟们,我们呆过的这个屋子,即将成为我们的历史。而一切的回忆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脑海里泛黄的书签。下一站,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样风景。
离别的前一天,我清理了读书时光值得回忆的东西,留存下来的是很多的信件、日记、纸片上的记录已经发黄了,看着看着,我竟不知不觉落下泪来,只有我才能理解每一笔每一划里所包含的意义。无法割舍却又不得不留下一些东西,不论是我带走的还是留下的,都是我三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第一年的时候,觉得生活是多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有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激动,有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声音洪亮却没有一个圆点,涨红了脸回到自己的座位的尴尬,有第一次伸手握着女生的手说:“你好,同学,有幸跟你同桌!”手心有汗却不愿擦拭,依稀觉得那是女生留下的体香,有第一次穿上军装顶着烈日高喊:“一二一”,有第一次、、、、、、
第二年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景。常常为了一些问题答案跟同学辩论不休,偶尔也会跟几个哥们坐在树桩上对过往的女生吹吹口哨,也常常和他们在被窝中争论某位女生穿裙子的漂亮还是穿校服的清纯。周末也会“误踢”足球到树上,捡上一兜芒果、在荷花塘中钓上几条罗非鱼到校外开荤。几个回合下来,你依我,我搀你,唱着那些不着边际的歌曲回宿舍。那年我十七岁。
第三年的时候,生活开始变得有些变粉色。再也不像当初那样看到女生时脸红心跳加快。乏味的心理学教育总是我们书信传递的美好时光,学校虽然严厉要求我们不要恋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学校的那条高压线下,依然断不了我们那本该属于我们的青春年华,虽然不敢像一些学校那样在女生的宿舍前拉着横幅说:“l love you!”“l require you”,但是在学校的林荫夹道上也会有我们相依偎的身影。我们学会了彼此的牵挂,那年我十八岁。
可是,四年后的七月,我们和往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记忆也同时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让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虽然送她上车那时说:“坚强,我们会努力。”转身的那刻泪流满面,我们都知道多年后我们之间再也不会有牵挂,你我将为下一站台努力了,你将有你的夫,而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们能做的也许只能淡淡的相思罢了。
校园的路暂且停歇,社会的路却很悠长。忘不了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三年的时间彷佛一转眼,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和美丽的校园。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师生感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