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政策、技术、资金,看清互联网医疗创业三大门槛

精华0148

      之所以近年来有所谓全民创业之势,有两大缘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一个是低利率时代融资成本低,涌入风险投资市场的资本量巨大;而另一个是互联网热潮中的创业门槛相比传统重资产模式要低很多。在相对保守的医疗领域试图通过互联网模式切入的许多团队蜂拥而至,2015年上半年间早期融资创项目数量攀至顶峰,也与许多创业者认为行业门槛比以往降低了许多有关系。我们不妨来通过分析政策、资金、技术三大决定性门槛仔细思考一番。
政策门槛从未降低

         不可回避的产业特殊性

         医疗与普通消费领域不同,不锈钢推车它并不是一个正常市场化的领域。医疗行业比绝大多数产业肩负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因而国家监管医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非常严格的。
         另一个非常关键的特殊性,是医疗产业开出的账单大多都寄给了政府。传统医疗也好,互联网医疗也罢,最终的主要支付方不变,那么与政府相关体系部门打交道、符合规范条例、通过审批审核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与是否互联网没有直接关系。
         改革在于提高效率而非降低要求

         虽然各国的医疗体系结构区别很大,但并不适合用开放度或自由度去做比较,其用于衡量比较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看哪种体系效率更高。因而改革并不意味着更少监管,只是监管的侧重点和方法会不同罢了。例如提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ABS医用推车等政策仍然强调质量与安全问题,减少了部分非核心条件,但改革旨在提高审批效率,而非审批要求。也就是说对于技术过硬符合标准的产品而言能更快速的进入市场,否则仍旧只能在灰色地带徘徊难行。

         体系调整过程漫长

         医改最终会向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然而作为一个庞大顽固并具特殊性的体系,其变化过程却会比其他产业变化跟为缓慢。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也与医疗产业的特殊性相关。所有新进入者的机会皆来自于“改变”,谁能早半步抓住改变的节奏,谁就能获得先机。然而因其变化速度整体节奏较慢,就给了后来者更多追赶的机会,也给了传统势力更多适应调整的时间。
         所不同的是,传统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切入模式,有前人走过的特定路径可供参考。他们至少更了解政府部门的倾向性、更了解如何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而从医疗体系外围进入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却还得走一步看一步地摸索前进,寻找跨过、绕过政策门槛的可行道路。因此,实际上是政策门槛并未真正降低,反而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更多新闻来自诗烨医用家具网。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