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牛肉粉引起的话题

楼主 0246
日前一个中午,老夫请两位新入职的年轻人吃粉。
    “三牛加牛肉加青菜,一式三份。”我习惯性发“暗语”报数。
    “一份13元,三份39元。”暗号照旧,收银员心领神会。
    这是买粉时的对白,由于排队买粉的人多,我已学会收银员简略将“三两牛肉粉”简缩成“三牛”。    这是一家品牌连锁牛肉粉店,我是该店的常客之一。今天,我做东请两位新人尝试味道。
    “老师,三两牛肉粉已经有肉了,您还要加肉,真是富人哦!”新来的同事大学刚毕业,月薪只有两千多元,扣除日常开支和房租,一日三餐都得精打细算。两位新人说,有时候中午吃粉,他们都是到居民区小巷里的粉摊吃,那里一碗粉才卖6元。
    我对新人说,我不是富人,但吃一碗“套餐粉”还是付得起。遥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找吃“便宜粉”。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我读大学的时候,一碗肉沫粉1角5分钱,而一碗素粉才8分钱,为了省钱又填饱肚皮,我常常花一碗肉沫粉的钱,再加上1分即1角6分钱,买上两碗素粉吃得直打饱嗝。啥叫素粉?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也,那是清水煮无肉的粉,加两滴油水即食。
    听罢我的忆苦思甜,年轻人仍然不为所动,说道:“老师您说的是读书时的事儿,工作之后你收入比我们现在要高?”
    “我1982年参加工作时,月工资45元,按每碗粉1角5分计,可以买到300碗。”我跟他俩算细账,“你们月薪2000多元,按每碗粉6元计,差不多可买400碗。比我多近100碗,而且米粉的品质不可同日而语。”
    “老师,您说的是事实,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当年虽然工资低,但消费低且住房是国家包的,我们现在年轻人要租房,往后要是没钱买房,连女朋友都要闹掰。”年轻人说话直来直去。
    “我们吃得,工资却不高;老师您熬到老终于工资高了,却又吃不得多少啦!”另一位年轻人更是口无遮拦,一句大实话就戳到了我的痛处。
    外国大文豪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没话找话,模仿大文豪句子说,“工资高的老人都是相似的,工资不高的年轻人各有各的不高。”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