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沙龙

让游人的涂鸦溶为风景

精华0328

家人游浙江,天天在微信上晒美图。说实在,那些有些千遍一律的水乡风景,并没有引起我多大注意,倒是她们在西塘的发出的一组微信图片,让我看了有些话想说一说。

这是几张拍自西塘的“送子来凤桥”的照片。桥没有什么特色,但是过桥的门楼上有一面三角形的白墙,上边写满了乱七八糟的文字。依稀可以看到最新的文字有“史姬,我爱你!”落款时间是2015年9月2日,此外还有一些英文中文写的人的名字,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爱的表白等。

说实在,如果说这些文字好看,根本算不上;但是如果说难看,也好像不至于。如果按照一般的景区管理的思维,在这样的地方写这样的文字应该属于不太文明的行为,很多地方都会及时将这些不雅文字视为有碍观瞻、涂之而后快。但是从上边乱七八糟的涂鸦文字铺盖的时间看,这一面墙应该保留了很久时间。细细看起来,它倒像为这个“送子来凤桥”增加了一点野性的来自草根的情趣,至少它的存在对景区的形象属于无伤大雅。

让涂鸦融入风景!这是我突然的想法。不知道我这个想法会不会引来大家扔砖头。我只是想,以往我们去过不少景区,都看到一些墙壁乃至几根成长中的树木竹子,都有人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某我爱死你”之类的文字,我们过去经常把这些随意刻字的旅客视为不文明游客,而往往忽视了人实际都是性情中人,遇到高兴甚至兴奋的时候都要有倾诉的欲望,表达的欲望。很多文人雅士这个时候可能会写写诗(不少文人写了这样的诗还被人刻在景区石头上),但是更多的凡夫俗子这个时候可能就只想在这里混乱涂写一下自己的心情,释放一下自己的兴奋。可惜我们大多数的景区都没有注意到游客的这样的心理上的诉求,根本没有为他们设置这样信马由缰表达情感的处所。于是有些游客就像需要排泄却找不到卫生间一样,玩起了精神上的随意“大小便”,让那些“到此一游”变成了令人厌恶的无序涂鸦。

我想,如果我们承认倾诉也是人的基本需求,我倒是希望一些热门景区能够在规划景区的景点的时候,不妨把涂鸦墙之类的内容也考虑进去。像北京五道口的留学生涂鸦墙,中国传媒大学的公告栏和涂鸦“风景”并存的现象,弄得好弄出了特色,也许涂鸦也可以称为景区的另类景观呢。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