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沙龙

2015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与偶像一起纪念什么

精华0321

大中小学校都在积极筹备怎样让“开学第一课”留给学生印刻式记忆。媒体群体性的呼应同样积极。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专门组织了一台《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在大阅兵的第二天9月4日播出。他们把这一课的主题定为“英雄不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线,串联起“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选取适合青少年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一个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当“熊孩子”穿越到古北口长城防线

  就算你是一个最最顽皮的孩子,但你依然是“中国人”。如果有一台“时间穿梭机”,就该在学校升国旗奏国歌时,把你投到1933年3月11日的古北口长城防线。

  醒来,你发现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日本侵略军正以重炮在城墙上轰开缺口。

  我守军从三个方向涌来,一波又一波地挡在缺口前与敌人搏杀,几百人即将战死在此,殉国英烈的身躯,将缺口层叠堵住——这里面有没有你?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是比喻,是写实,是中华民族先驱抗战的真实缩影。

秦怡讲述国歌的故事

  国歌,凝结着无数英魂的呼啸。当你再次站在学校操场上,望着国旗冉冉升起,会不会发自肺腑地高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国歌,记载着最深刻的民族记忆。宁死不当亡国奴。当祖国面临危难,敌人的炮火点燃的是无数英雄的爱国激情,不屈不挠的精神抗争到底,换来了最终胜利的吼声。

  虽然,战争已然渐渐远去,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国家、为你的今天,奉献出自己青春与生命的千千万万的英雄。

  在《开学第一课》的“爱国”一节,主持人撒贝宁要和老艺术家秦怡一起,领着孩子们穿越回古北口长城防线,告诉孩子们:爱国,就是以血肉铸就长城。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