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看云计算如何助力精准医疗

精华0352
全民聚焦精准医疗今年3月我国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多次召开会议,论证启动精准医疗计划。一时间全国各地与精准医疗相关的机构和协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药品柜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筹建的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各地与精准医疗相关的论坛和项目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例如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Bio4P国际高峰精准医疗与智慧健康论坛,华西医院开展的总数达一百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据悉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及几家大机构已经在启动类似的百万人全基因组测序计划。
        7月29日在央视《朝闻天下》的一个栏目里面,新闻频道针对“聚焦精准医疗”主题对精准医疗做了一个老百姓通俗易懂的介绍。简单来说,精准医疗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医学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节目全面回应了这一在2015牙科操作台上半年引爆科学界和医药圈的概念。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媒体报道里面每天充斥着各种医疗概念和技术:分子学诊断、基因检测、靶向药物、个性化用药。。。但是,这些都是“医疗”,“精准”去了哪里呢?实现“精准”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应该在哪里体现呢?

        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而不是医疗
        医疗本身有其发展的规律和方式。这里精准的实现,需要医疗大数据的实现,而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前提,需要云计算的助力。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云计算无法解决医疗问题,只能是快速准确发现问题的存在。云解决方案既无法解决医疗问题,也无法发现医疗背后的大数据问题,能够发现问题的,在于生物信息学。是否生物信息学需要云计算才能解决临床问题,这里需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云解决方案能够助力生物信息提供解决方案,但不是一个必需品。好比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吃饱问题的时候,手摇病床花太多的时间在研究用绿色还是红色的碗子盛饭,用深盘子还是浅盘子来盛菜,这些都是无法解决痛点的无用功。现在中国云计算的现状就是这样,一方面云计算在各个行业还没有做到足够深的整合和足够广的覆盖度,另一方面在传统医疗领域还没有达到足够完善的信息化。
        信息化不等于大数据英特尔公司生命科学全球总经理Ketan Paranjape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过大而复杂的基因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方面,带来了对计算的要求、对存储的要求、对网络的要求,包括高性能计算。从大数据的采集层面来看,这里需要国家的投入。在中国基因行业的发展中,这方面投入的最多的当之无愧是华大基因了。其中最值得耐人寻味的是,数据采集本应该是国家投入的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却成为了让企业来承担的一项工程。毫无疑问,通过企业烧钱来完成数据采集这一步,这种模式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用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李英睿先生的话来说:诊察床“华大基因一方面是做基础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把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可以使用的真实产品。我们主要通过整合各种平台和技术手段给公众提供相应的临床服务。”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华大基因从上游到下游,从B端到C端,从产学研闭环来说,已经全部能够通吃通做。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