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2012年,就现已站在2012年终究一个月。今日听到一个朋友宣布一句慨叹,时刻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又要老一岁!
依照自个的习惯,又到了总结的时分。因为自个始终以为,一个成功的人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程度是上因为他们长于倾听,长于总结自个,而且是一个从不诉苦、不抱怨的人。当然我不是成功的人,可是,我仍是想以成功的规范来需求自个,呵呵。
掐指一算,自个现已从事五年多的职业规划征询作业,每天很繁忙,现已积累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两千多个完整征询事例。依照统计学的原理来讲,自个将很难离开这个职业,一方面是发觉自个的确喜爱上了这个职业,不再想做另外职业。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的确一个毫无止境的职业,渊博的常识面会让自个越来越觉得自个浅薄,越发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力,让自个永久都有学习的动力。我想,正是因为自个对作业充满了敬畏,所以才会如此仔细和坚持。
当我开端写职场文章的时分,我发现我和其他许多写职场文章的人相同,喜爱对职场新人说教或指指点点,但实际上,职场中的惶惑和迷惑是贯穿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通常来讲,常见的职场迷惑大概有这么几个坎——作业1年、作业3年、30岁前后、45岁前后。
作业1年的时分面对的是不确定自个的方向以及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个;作业3年的时分会觉得所在岗位的作业现已娴熟,不再有应战;30岁前后面对成家之后的日子压力,下面有更手轻脚健的新人,上面有仍然能干活的40余岁领导及专业人士;45岁前后,开端面对更年轻人员的应战,以及可能永久达不到自个希望的那个高度的实际。
职业规划在中国是一个不成熟且两极分化的职业。认同的人觉得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规划越好。不认同的人觉得即是职业规划即是一群骗子忽悠人的花招。
终究,让自个有勇气写出来的原因在于,自个作为一个亲历者,比通常的专栏作家更有发言权,毕竟这些都是自个亲身经历的事例,不存在虚拟。一起,自个并不以为职业规划的中心在教他人怎么成功,也就不存在谁忽悠谁。所以,把自个亲身经历的事例或许以为有价值的东西与我们共享。一起,我也会尽力照我自个所说的去做,而且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仅此而已。(来源:21世纪人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