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要闻

华润筚路蓝缕时:传奇央企往事

精华081

  1938年,一间小小的贸易商号在香港悄然成立,商号取名联和行。就是这家当初毫不起眼、籍籍无闻的小商号,在以后七十多年的发展中,显示出她的巨大能量。

  在香港创建联和行 成为中共海外经济联络点

  1931年,上海南京路附近的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上,两个男子夹着烟斗在商讨重要问题。其中一位中年人是中共特科新负责人陈云,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两根金条交给另一位叫做秦邦礼的年轻人。面带青涩的秦邦礼此次所接受的任务就是以这两根金条做资本,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经费,并为中共提供当时急需的战略物资。

  1938年,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在香港八路军办事处的要求下,在繁华的干诺道上成立了“联和行”,注册资金两万美元。创始人就是已经改名为杨廉安,又名杨琳的秦邦礼。

  成立之初,就在我党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筹备后备资源,除了“兑汇”和调拨党的经费外,还要配合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保管、运送海外华侨的捐款。

       “联合行”改名:“华”代表“中华”,“润”是毛泽东的字

  抗战胜利后,联合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国共“和谈”的破裂,联合行必须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新的使命。1947年,随着东北战区的战略反转,必须“设法打通对外贸易”将东北地区的粮农资源转化成货币资金,以补给前线需要。在当时主持东北财政工作的陈云指导下,杨琳挥师北上,开辟了大连和香港两地的大规模海外贸易通道。联合行因此得以不断壮大,名声飞扬海内外;东北根据地的农业、轻工业和铁路运输业也因此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联合行开始接触海外市场,在西方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深厚的人脉网络,为日后新中国对外贸易打下了重要渠道。

  1948年,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的美好寓意。关于公司取名,还有段小插曲,有人建议叫“德润”,“德”取自朱德的名字,因为当时朱德总司令分管华润;“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据杨尚昆同志回忆:朱德接到电报后说,“不行,怎么能把我的名字排在主席前面呢?”于是,就改用了“中华”的“华”。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

  此后,在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直至解放广州、海南的过程中,华润的采购物资一直紧跟解放前线,确保了战争的胜利。华润还为被解放的城市运送了大批粮食、棉花、煤炭、机器、纸张等生产生活资料,有效地恢复了当地的生产、平抑物价,确保居民生活稳定。

  解放前夕,为保证新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华润公司先后分七批,将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等350多位民主人士、700多位文化名人和爱国华侨运回大陆。彼时国内外情况尚未稳定,从美归国的冯玉祥又在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因此,运送民主人士北上的过程就显得极为危险。杨琳甚至亲自让正在香港念大学的儿子和侄子陪同蔡廷锴等人北上。华润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新的政协会议于1949年6月在北平胜利召开。会上通过了《共同纲领》,并选举产生了国家领导人。

        性质特殊 发展成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代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而此时的香港却成为各种政治势力较量的窗口。华润作为一个性质极其特殊的机构,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要保证香港市场物资供应,协助内地进出口贸易。

  “到香港,就找华润公司”。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之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国家开始谋求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他们往往先到香港,通过华润搭桥,然后才与新中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往来。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关系就是这样确立的,在华润的牵头下,澳驻香港商务专员孟席斯在1955年得以率澳商团访问中国,并签订了双边的贸易协议。自此,中澳两国贸易往来从未中断过。

  50年代的华润在香港的写字楼里常常热闹非凡、高朋满座。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前来洽谈生意,络绎不绝。此时的华润公司代理的商品已经超过150类,因此急需举办一个展览,以便国外客商了解大陆的产品。于是华润公司向当时的外贸部建议“今年九十月在广州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出口商品展览交流会”,这得到国务院的批准。1956年11月,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胜利召开,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当时,华润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了超过2000份邀请函,国外客商可凭邀请函顺利入境。如今,广交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香港土地狭小、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食用物资基本靠内地供给。50年代时,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路途耗时巨大,再加一路颠簸,运送至香港市场的禽畜病死率很高,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也难以保鲜。面对这种市场行为造成的局面,华润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向外经贸部提议开通供港专用列车。这项提议很快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外经贸部成立了“供应港澳三趟快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日从上海、郑州、武汉三地发出三列供港货物专车,作为供应香港现货冷冻商品的快运活物列车。几十年来,无论狂风暴雨、酷暑寒冬,还是遇到洪水、地震、饥荒等自然灾害,“三趟快车”都准时准点为香港市场输送了“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食用物资,确保了香港同胞的物质生活稳定。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