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畅想
连月霏霏梅雨,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寒则思暖,暖则水雾弥漫,钻缝透隙,溜进千家万户,满屋潮湿,物品发霉,心也长霉。一年光景,最烦此时了。
惟春的足音在淫雨中,愈来愈响,愈走愈近,终于雨霁雾敛,上下天光,农历三月三如期而至。只有这时,人们才算是真正在慈春的膝下撒欢。是的,三月三,在印象中总是明媚和煦的,小时候,为了能吃上鸡屎藤糖水,到郊外 采摘百草,和米打成粉做糖水。穷人家孩子,没有多少零食解馋,能吃上一碗糖水,是一种痛快享受。小孩子家贪玩, 往往父母叫帮忙做点家务,嘟起嘴,老大不愿意,但出外采摘鸡屎藤,每次都很乐意。每次都是春光融融泄泄,过田塍,探陂塘,下水沟,入竹林,到处都可采摘,此时心情之畅快,不仅是轻易满载而归,也不啻是趣味盎然的郊外踏青。 因此,在幼稚的脑海中深深烙印着:三月三,是我们的一个节日,一个甘之如饴的节日。
后来才知道,三月三不仅为镇上居民独有,更为许多少数民族情有独钟,比起我们汉人吃草叶,他们更其隆重和异彩纷呈,更富于浑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意义,他们有仪式有程序,有歌舞,有英雄的传说或凄美爱情故事,传统文化底蕴是我们汉人望尘莫及的。壮族的三月三,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壮人于是日,男女盛装祭神,集会作歌, 后来演变成“歌圩”,成为娱乐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场所。女子在对歌中看上哪个如意郎君,抛绣球作为定情物。家家 户户制作无色糯米饭吃,寄寓吉祥如意的祝愿。瑶族三月三,又称“干巴节”,这天男人进深山老林捕猎,下河渔鱼, 把猎物烤炙成干巴,带回来大家共享,一同踏歌跳舞。女人则采叶摘草,做成五色饭,用来祭奠民族英雄盘古。瑶族是 真正的大山之子,刀耕火种,岁月苦难,所以他们的节日,必须要劳作以及缅怀部落英雄。这很容易理解,一个苦难匮乏的民族,生产是最迫切的需要,英雄崇拜,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所以他们的节日自然烙上英雄情结。我们从壮、瑶三月三节俗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起源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有组织的祭祀和集体的喜庆,这些都是人类古老节俗的基本特征,只是落后的少数民族保持得更为彻底。当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的文化和习俗,皆根植于华夏民族的性格和深厚的华夏文明土壤之中。
时至今日,虽然少数民族的节俗得以传承,但毋庸讳言,与古时的大相径庭了,这是必然的事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今天他们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城乡联系渗透交融,生活水平今非昔比,人们更多追求休闲娱乐与闲情逸致, 必然会影响到各种节俗。从窥探节俗的原始风貌和古代文化来说,我们希望节俗更多的原生态,原汁原味,但这只是一 厢情愿而已。其实,节俗内容与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节日中,载歌载舞,尽情地宣泄盛世情愫,因此,古今节俗的根本差异,不在于内容与形式迥异,而是古代的部落欢悦,总是苦难中的祈祷,虚幻的憧憬;今天则是幸福美好时代的由衷的讴歌。
本人有幸参与几次瑶族三月三庆典活动,尤其是这次在垌中江口村,更是盛况空前。瑶人的服饰、瑶人的饮食、瑶人的淳朴好客,都可端倪到一些古老的色彩,但活动消除了那种祭祀的压抑与庄重,没有凄恻的清唱。场景的布置,大红大 紫,现代化的组合音响,流行歌曲震山响。整个活动是那么随意而祥和,欢快热烈。时代的春风和生活的惬意写在每个饱 经风霜的瑶妪笑脸上,写在每个落落大方、充满活力的瑶妹妩媚的眉宇间,过去那种怯生生和自卑的先祖遗风,荡然无存。 而且,淳朴的瑶人豁达大度,畅怀拥抱,邀来了壮、京等少数民族,还有越南贵宾,宾客云集景从,共同联欢,此情此景,可谓是一曲民族大团结的礼赞,也是推动中越传统友谊发展的国际大联谊。
盛世多乐事,颇有盛唐时长安灯会繁华遗风;而修撰史志,乐府采风、兰亭集聚等文化活动,亦为各朝盛世所重。本 地推出瑶族三月三大型活动,防港市民俗机构功不可没,这是继京族哈节,又一个挖掘民俗资源成功的例子。虽然有人对 此不以为然,虽然“打起陀螺唱起歌”这个定位是否恰切,是否有更贴切瑶族三月三实质的定位,可存疑虑,有待商议,但民俗机构挖掘地方风情资源,方向是对的,其努力和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少数民族节俗隆重推出,反响巨大,对提高防港市的知名度,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促进我市经济和文化建设,都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其意义是多方 面的,可以说是“经济唱戏,文化搭台”的典型事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行使自治之权,特意恩准广西全民三月三放假两天,确实是尊重人的普世价值观,应顺民意的惠政,可见三月三,可谓是广西各民族的“狂欢节”,我们没有理由置若罔闻,袖手旁观。热情投身到狂欢中去,增进民 族间和人际间的了解和情谊,感受时代雨露阳光,一定会拓宽你的狭隘的心胸,会消融你残存的冷漠与自私,让你变得高 尚高雅,让社会和谐美好,都大有裨补。
参加江口村活动,酒足饭饱,回来已无食欲,惟妻子煮好的鸡屎藤糖水,须吃上一碗。过上了瑶族的三月三,也该过 我们汉人的节日。虽然不如小时候的那么香醇,但亲人深深的祈愿和浓浓的亲情不变。
但愿佳节长盛不衰,历久弥新。。。。。。www.njhxf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