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感悟

我的铸造之路

精华0279

直到今天我一直觉得自己从事铸造这个行业真是阴差阳错,颇有戏剧性。

高中的时候,有一本杂志叫《中学生数理化》,我比较喜欢看。到了高三的时候,那封底全是各个大学的介绍。由此喜欢上了飞机,航空。尽管那年高考数学、物理两门合起来考了99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报考了心仪的学校--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但是到通知书下来的时候我还是傻眼了,我被录取到材料科学及工程系铸造专业;而且我根本不理解什么是铸造专业。

糊里糊涂的上了四年学,尽管成绩还不算差,但从根本上讲,我对铸造没有多大兴趣。那时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讲,能上大学,特别是这样的大学,已经实现了鲤鱼跳(农门)龙门,所以还是安分守己地读完了四年的大学生涯。

就这样懵里懵懂地走上了社会,走上了岗位,但对于铸造,尽管是谋生的手段,却从来没有爱过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出了国门,来到了一家外企。生存的压力让人抬不起头来,自尊、自信被一次次重重的摔在地上。我被摔醒了。我深刻的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到目前这种境界?我终于明白,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我的态度太消极,这使得我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痛定思痛,我沉下心来。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是从多少人中挑选出来有机会上大学的,我的脑子不被别人笨,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把事做好。

这个时候的我从开始管200人剩下了30人,处境也非常艰难。常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已经放下所有包袱,决定从最低处干起。人只要有决心,有信心,那么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从最基本的人员管理、培训做起,让外国人了解铸造原理,铸造工艺以及操作手法。尽管我的外语水平不怎么好,但是我的热情以及态度显然起了作用。工人们很配合我的指挥,产品质量也逐月上升,老板的脸色也逐渐好看。当然最后,我又挑起了200人的管理重任,最后变成了6、700人,而且成了那里当之无愧的铸造转接,连老外说起我直树大拇指。我也从此爱上了这个专业,并决定把一生献给它。

从不了解到没兴趣再到最后喜欢这个专业,并愿意献之终身,这里面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是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这就是上天赋予我的工作,兴趣和爱好。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铸造给我的感受。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