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要闻

中国夏季发展势头是否可持续,还是仅仅昙花一现?

精华0139
    今年夏天总的来说是中国的幸运季节。从6月底以来,国内A股指数上涨近7%,MSCI中国指数涨幅更是高达16%。那么,7月的经济发展势头是否可持续,还是仅仅昙花一现?
    产出增长回升
    7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率从6月的8.9%反弹至9.7%。钢材、有色金属、电力和水泥等主要产出指标纷纷回升,同时铁矿石等部分大宗商品的进口也出现反弹。本人密切关注的三个指标能反映实际经济活动情况,即用电量、水泥产量和钢材价格,也在过去2个月中上升。
    这个夏天,中国政府也非常忙碌,政府已经开始有选择地增加内陆省份的基础设施支出,重点放在铁路以及水处理和旧城改造等城市项目。鉴于范围和融资有限,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却不会推动GDP增速重返8%-10%的轨道。
    解决当前困境无特效药
    从政府决策方面来看,基础设施投资是一大变数。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依然良好,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提振经济增长。但目前有两个因素制约着这一可能性。首先,新一届政府并不希望重复前任在2009年犯下的错误,即大规模刺激方案导致巨大的资产泡沫。目前不会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仅采取一些有限措施来维护增长。
    其次,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负责,并由国有银行提供支持。从这个层面来说,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好,因为现有的债务水平已经非常高。由于自2012年以来,地方政府整体上财政困难,没有能力推动下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出现。
    结构调整正在进行中
    中共中央可能会在今年10月召开三中全会,批准全面的改革方案,以解决中国经济大部分领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这包括进一步放开利率和汇率体制,松绑审批流程以加快投资,优化财税征收体系,修改土地所有权制度以促进对农民的土地转让,为公共和私营部门提供公平竞争舞台,以及通过各种专门措施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
    风险在于此次会议闭幕时宣布的措施可能没有预期的全面和彻底。预计决策者不会拿出速效解决方案,而会出台长期而言有利的改革措施。
    结构改革会致短期阵痛
    目前的财政状况比那时要好,中央政府将努力保持这一进程的平稳,让破产以更加可控的方式进行,从而防止系统性风险。但短期阵痛仍将非常剧烈和不可避免。因此,我们下调了对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