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技术经验交流

钢结构除锈工艺守则

精华084

1.总则

1.1 本守则规定了钢结构抛丸除锈的基本工艺程序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2本守则适用于T型钢、H型钢及连接端板的抛丸除锈,可以代替工艺规程;

1.3 本守则执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2.除锈工
   2.1 抛丸除锈工必须懂得钢材除锈的基本知识;

  2.2 抛丸除锈工必须了解抛丸机的基本原理,懂得操作程序,掌握一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技能;

  2.3 除锈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抛丸除锈工的基本知识

   3.1 钢材表面分A、B、C、D四种锈蚀等级;

3.1.1 A级:全面覆盖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3.1.2 B级:已经发生锈蚀,并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3.1.3 C级: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可以刮除,并有少量点锈的钢材表面;

3.1.4 D级:不允许使用;

3.2 抛丸除锈等级

3.2.1 Sal-轻度的抛丸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3.2.2 Sa2-彻底的抛丸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3.2.3 Sa2 -非常彻底的抛丸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

3.2.4 Sa3-使钢材表面洁净的抛丸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显示均匀的金属光泽;

4.抛丸前期的准备工作
4.1 根据工件的整体尺寸确定工件是否能进行抛丸,或能否进行分解后抛丸;

4.2 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高度,调整抛丸机的抛射角;

4.2.1 逆时针转动定位套,抛射角向上;顺时针转动定位套,抛射角向下;

4.2.2 抛射角度的确定以第一件工件试抛丸的痕迹为准;

4.3 随时掌握钢丸存量,钢丸存量不应少于2000Kg,如少于此数应及时加丸;

4.4 抛射介质以钢丸和钢丝切丸混合为宜,比例为3:7;

4.5 工作前应开机空载运行3分钟,检查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方可开机;

5.抛丸

  5.1 开机程序:除尘器-斗式提升机-横向螺旋输送器-纵向螺旋输送器-抛丸器-输送辊道-供丸器-清丸风机;

  5.2 关机程序与开机程序相反;

  5.3 根据除锈等级来确定输送速度

除锈等级

Sa 1

Sa 2

Sa2

Sa 3

备注

输送速度

2~2.5

1.5~2

1~1.5

0.5~1

 

抛丸量

满负荷

 

   注:根据钢材表面的锈蚀程度来确定取值的大小;

5.4 观察除锈程度,如达不到规定等级,进行二次抛射,如果仍然达不到规定等级,可以考虑用新钢丸除锈;

5.5 观察抛丸后工件有无遗失,如有,应立即停机查找。在找到之前,不得开机;
6.除锈后转序
   6.1 抛丸后3小时必须转入下道工序;

6.2 工件停放场地严禁露天,空气湿度不应大于80%;

7.特殊情况处理
   7.1 发生与生产计划或图纸不符,应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
   7.2 在抛丸过程中,如发现不可消除的质量因素,应力停止工作,找有关人员处理。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