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杂谈

老牌中小型企业的普遍性症结

精华0344
大家都知道HCONLY是搞营销策划的,不过长期以来我都没有把我最擅长的一面体现在我的博客上,也没有用这一面来推广自己,因为本质上我是一个商业行为者,我的策划和营销思路只提供给企业做商业提案,免费公开到网络上是不现实的。
不过偶尔发表一下总结性的文字还是可以的,反正是自己的博客,用词就轻松一点吧。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只给互联网企业做营销策划,传统行业,或者说实业我就很少涉猎了。上个暑假我就是去的一家实体企业做顾问,因为涉及到企业隐私,公司名字我就不说了,我在这家公司里发现了很多运营上的毛病,后来我又去过几家公司考察,发现这些问题在传统的、老牌的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
第一条:老板的肉体在当下,老板的思想在曾经。
记得楚林哥曾经有句经典言论:存在即是合理。不错,老牌中小型企业问题多多但是能够存活至今肯定是有原因的。但凡能够支撑起一个传统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小则百万富翁,大则亿万富翁,一句话就是“底子好”。为什么底子好?因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幸福的,最初进入某个行业的人会首先富裕起来,但是各位大老板也不要忘了,时代会造就一批人也会淘汰一批人,这才是社会生生不息的源动力。我这里不提“与时俱进”四个字,我觉得这不是什么与时俱进的问题,至少不是本质上的问题,而是你们没有在当初收获成功的喜悦之余总结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规律,时代虽然在变,但是有些规律却是始终都没变的。有时间的话好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吧,到底哪些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我就不多插嘴了,否则又要长篇大论,非我所好。
第二条:老板你何苦跟推销员抢饭碗。
在我暑假做顾问的这段时间,我具体的工作是给他们公司向互联网方向发展提供建议,并写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不过最终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因为那段时间里老板一直出差在外,亲自跑业务,所有方案包括我的还有其他部门的工作都无法实施,全公司的职员都在等老板回来拿主意。作为团队的领头羊,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是很危险的,红外碳硫仪直接决定企业是活还是死,方案无法及时实施,对方也会因为你把自己当成推销员这种低姿态而心生轻视,而公司的员工也会长期把期望寄托在老板一个人身上,无法激活自己的思维细胞。公司就是老板一个人(或者老板的家族)的公司,这是大部分老牌中小型企业的典型特征。为什么呢?请参考第一条。
第三条:管理结构虚有其表,锯箭现象显而易见。
何谓锯箭精神呢?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打仗,有个士兵中箭了,请大夫帮忙治疗,他找了一个外科大夫,大夫把留在外面的那截箭锯掉了,并说治疗完毕,士兵就问箭还没取出来怎么就说治疗完了呢?大夫就说,外面的箭我已经锯掉了,剩下的那截是内科大夫的事。其实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互相推托。在《厚黑学》中,锯箭法是办事的利器,但是运用于企业管理就是危险十分了,虽然这并不是管理者有意而为。在传统中小型企业中的锯箭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由老板造成的,各部门联系不紧密,协作不同步,遇事互相推脱——老板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一个人的灵魂出了问题会怎么样?死气沉沉!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参考第二条。
第四条:天天有会开,天天写方案
喜欢开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习性,这在传统中小型企业里体现得尤为明显,经常开会侧面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什么事情都长期拿不定主意,或者某件事情长期实施无果。会议越开越迷惑,越开越人心惶惶。会议能集中团体的智慧固然是好事,但是用过了头必然适得其反。不过在传统中小型企业里,你会发现会议这种形式的优势并未很好的体现出来,你会发现由始至终都是老板掌握主动权,其他与会者只是敷衍符合。另外,喜欢写方案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红外碳硫仪其他高新企业也经常写方案,为什么传统企业经常写方案就被我说成是弊病?很简单,你把上面的第一条到第三条连起来看看,如果老板成了推销员,无暇掌握整体大局,各部门思维停滞又爱互相推托,整天忙着开会——试问方案写给谁看?谁来实施?有没有时间实施?谁能在方案里创新?
以上列出的都是传统中小型企业的普遍性症结,并没有给出参考性的解决方法,时间不早了,下次再说吧,我要睡觉去了。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