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感悟

都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精华0702

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不懂电脑

费点口舌解释一下,我是骨灰级网民碳硅分析仪了,在接触互联网新事物前我总是要慢了不止三拍,新浪博客最火的时候我刚接触电脑,QQ空间最火的时候我在看各种视频教程,微博刚出来的时候我在啃《南怀瑾全集》,人人都在玩微信的时候我在这里写老掉牙的博客。

原因嘛,对那些新玩意不感兴趣。

我回答道: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不懂电脑。

认真算一下的话,我在电脑、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有2/3是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网络虽好,也要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很喜欢用利弊来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

跟上时代的脚步前提是不要被时代牵着鼻子走

我固执地认为,跟上时代的脚步前提是不要被时代牵着鼻子走,互联网时代下,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主动接收的,而是硬塞进来的,塞进来之后觉得也没什么不好,便不知不觉地当成必需品了。

“没什么不好”跟“对自己很有好处”,孰好孰劣,字面便可判断。

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参考太多等于没有参考。碳硅分析仪互联网的思想是发散发散再发散,所以往往会忽略本质的唯一性。很多时候某个问题的答案就在那里,再苦思一下再尝试一下就能看到摸到,结果上网一查,上百条路摆在眼前,你以为每一条都去尝试一下对自己很有提升效果,并且看到其他网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时间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被浪费掉。互联网对个人而言最大的弊端在于抹杀人的一种天性——灵感。你有多久没灵感一闪的感觉了?

不被时代牵着鼻子走的前提是反应要慢三拍

既然没有能力改变一个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跟不上,跟不上我们才有时间思考这一个问题:咦,我本来是想要这个东西的,还好,没被外力所改变。

不敢慢三拍的人都是不相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存在的。什么东西从来没变过?共性、人性、能够举一反三的东西都是永恒的。

市场运作有共性,企业管理有共性,人际交往有共性,碳硅分析仪读书看报有共性。不看共性而去看细枝末节的小道消息,就是现在的网民。

所以现在出生的人很有可能在你没死之前先死,年轻没有用,活得长才是硬道理。这话放在任何事上都管用。

举报
收藏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