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素淡、飘逸、雅致、高洁,被人们称为“君子之花”、“空谷佳人”、“国色天香”。
2008年底的一个假日,朋友电话一呼,和他们一起到安徽山中去采挖兰花,山上蹿上跳下忙碌了一整天,虽然只挖到算几株,但第一次真正接触和认识兰花,从那时起成为一个兰花爱好者,养兰越久越觉察到渗透了国人二千多年的兰花却是这样脆弱难当。
一根兰草,应该说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无力的。也许兰花自知这个弱点,它从来不会单独生存,总是喜欢群居而生,抱团而长,一丛丛一簇簇相拥相连。但兰花毕竟是娇小的,她没有庞杂的根系,只有清爽、白净、脆嫩的肉质根,不需用尖锄利器,只要稍用木棍和手指就能将生长在松软腐叶土中的兰花连根拔起,有缘发现了她,要带走她,她肯定无处可逃;她没有锋芒毕露的外装和枝干,只有碧绿、纤细、飘逸的叶片,外貌平常,叶子尖尖的,披着一身绿外衣,只能深深藏渊谷保护自己,地地道道闺中小蜜。花,也是朴素的,没有玫瑰花那样大红大绿,也没有牡丹花那样雍容华贵。只有清香醉在人间。
兰花幽香袭人,似有若无,馥郁芬芳,飘忽神秘,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会飘然而至,沁人心肺,让你心旷神怡,悠然陶醉。当你想紧紧抓住它时,它却飘然而失,让你朝思暮想,念念不忘。那馨香时时刻刻地吸引着你,魂牵梦绕地吸引着你……赏兰能使你紧张的心绪得到缓解,心灵的创伤得到安抚,寂寞的心灵得到滋润。
兰花的慢性生长,周期悠长,从种子到开花要近十年时间。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若将一筒弱势小苗培育成开花大草,非花十年八载时间不可,十年八载,寒来暑往,她依然是那娇小纤纤的模样。养兰名家无锡沈渊如先生1928年得到的蕙兰荷瓣小苗,一直种到1946年才开花,整整养了十八年!所以养兰玩兰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和磨炼人的耐心和意志的过程。如若急功近利,抱有“今日种瓜,明日得瓜”的心态,对于养兰来说那只会半途而废,永远都走不到头,因为她的禀性,她的耐人寻味是需要有足够的付出和等待。
兰花的脆弱也表现在她的种子繁殖能力差,更主要种子常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生产一株下一代,需要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气候,特定的土壤,造成她的种子成活率上万分之一。
人为有意无意的灭绝性破坏使脆弱的兰花更加脆弱,有段时间兰花越“炒”越热,兰花价格暴涨不停,2003年左右兰花热如房热、股热、普洱茶热一样,一株小小的兰花草炒到几十万、几百万。兰花商兼容并包一网打尽式地采购、收购兰花,采挖兰花蜂拥而上,兰花生态被彻底打破。现在兰价虽然大幅回落,但那样的折腾,自然难以恢复,断绝了的资源永远都无法弥补。
兰花得来一是购买,二是山上采挖。买卖是双方情愿的事,主要是慎防上当受骗,不至于糟蹋和摧残了兰花的本源。而上山疯狂地采挖已伤及到兰花的源本。从前产兰花的山上,散发着醉人飘香的兰花漫山遍野,葱葱郁郁,着实让喜爱者流恋往返。挚爱的人会带着干粮,清晨上山幽谷探兰赏兰,醉倒在兰花边,享受着自然的恩赐。真正喜爱兰花的人,采兰时一簇兰花也只会采其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回家莳养,红外碳硫仪因为兰花本身是自然环境产物,余下的兰草能在自然环境中继续健康茁壮地繁衍生息。而今幽谷探兰、赏兰,有礼有节地从在自然中采兰,已是稀罕之举。山上原生种的兰花已是稀罕之物,倘若去山里采兰,山民们会说:这几年已很难、很难采到兰草了,前几年让炒兰花的人挖光了。因缘何在?功利而为!所谓奇异的兰花草,让多少人前仆后继,眼睛发光。
其实从山上挖下来的兰花,称为下山兰,和真正名贵的兰花在品相上有天差地别,获得一颗铭品兰花就像彩票中奖一样,概率几百万分一,基于几千万分之一,可遇红外碳硫仪不可求。可有一线希望的利益诱惑,驱使着投机者挖兰不止。由于疯狂盗挖,昔日漫山遍野的兰香消失了,一处处野生自然兰花群落也濒临灭绝。
除了人为有意或无意的灭绝性破坏,让脆弱的兰花岌岌可危,还有人们爱之心切的溺爱,栽培不得法的伤害。浇水、施肥、防病害是莳兰的三大关键。兰花之所以难养,就在于兰花的根。仔细看一下兰花的兰根,她的根是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按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皮组织,主要起着吸收和保护水分的作用,对兰花浇水不宜过勤,否则,土壤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浇水古人养兰时总结十二个字的方法:“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兰花喜湿怕渍,喜干怕燥;以润为主,干湿结合,但要把握好尺度却是大有文章,所谓“浇水十年功”;施肥注意勤施薄施,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宁可饿死,不可饱死”。但往往由于养兰的“望子成龙”,浇水、施肥常常忍不住而过度,不小心就葬送了兰花的性命。
脆弱兰花,兰花脆弱。但我们如能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看待和珍惜,兰花作为一生命体,她的延续,她的发展,她的经久不衰就能顺畅成长,注定不败,更何况兰花能通人性,红外碳硫仪倘若你对真心的呵护,她定会给你惊喜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