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又来了吗”原谅(下面简称“狼”),我擅自把你的题目改成《听父亲讲故事》,因为我觉得纪念的文章,写“父亲”更显得庄重一些。如果可以,就象我在文章最后说的,应改为《望虞河》。
大凡看到好的文章,我是很兴奋的,总是想说说心里话,或对不是之处唱唱反腔,就算不一定正确,或者吃力不讨好。
这一篇,我觉得狼写得比第一篇“桐阴委羽”要好,是超乎平常的好,也许他自己都没觉到。
特别是对桥倒塌的那一段,看似不合常理,红外碳硫分析仪却让这篇文章徒增光彩,闪烁着旧时人们人性的光辉,让我赞叹不已。如果没有桥塌那一段,也许这个传说都不会流传至今;如果狼把这个故事人为地改动下,去掉桥倒塌一段,那整个故事就成了一个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结局,那这篇文章可能就废了,起码少了生命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想加一句:文至平则无力。一篇文章,如果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太好的事,有时倒是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地方会让人沉思,值得玩味,更增添了传说乃至文章的魅力。
狼肯定是没有篡改传说,他爹作为一个纯朴的农民更不会,那么这里面便是有缘由的。让我们试着顺着传说更深入去解读历史:(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会发现从传说中可以深入窥探到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当然,也可能存在谬误,仅供参考)
首先,当地旧时民风应非常纯朴,虽然传说中的主人翁后来为富不仁,但他的过往的功德老百姓仍铭记于心,及至要被朝廷杀头之时,百姓心里仍念着他做的好事,认为他罪不至死,替他求情,从杀了他桥便倒塌的传说便是百姓的心声体现,言为心志,传说便是百姓的心声,不合法理,但合情义。这一点,蓝天大哥无疑是注意到了,并提出疑义。所以,生活中有个词语叫“合情合理”,是不容易做到的。
还有,我想此地应笃信佛教,从文中“如果我此去再没有了回头日”,其中“ 回头、回头日”,便是佛教用语,在此地百姓的心中是讲究“回头是岸”的,再罪大恶极之人,只要肯回头,上天便都有好生之德。如果再引申开去,这其实也暗合英美法系的法理,“生命是上天赋予,犯罪要惩戒,但任何人不能剥夺”的思想。这与大陆法系,只求绝对法律的惩处是不同的,更人性化一点,给所有生命以回头的机会。可喜的是,虽然中国是秉承大陆法系,但现在正在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对案件开始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少杀慎杀,是一种进步。
古代的传说、佛教的教义,无形中正好印正或锲合了这一种精神。
文章的其它章节如“在浮云白日下,田畈里的蚕豆花凋谢了,红外碳硫分析仪豆荚也已经初长成,父亲在一旁辛勤劳作夏季的水稻秧田,还略带欣喜地估计着麦子的收成,岁月的静好安稳,只有在这一刻才显如此的真实。而那望虞河不管有没有桥,也依旧静静流淌着……”等等,也写得传神而有感悟,感情于平静中见涟漪,是为上乘,不多说。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题目如果不是狼特地为纪念父亲的话,红外碳硫分析仪可改为: 《望虞河》,我觉得,这条河流名字本身就很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