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我转发了同行的一条微博,大致内容是这样的:“礼仪老师,重要的不仅仅是举止标准,更重要的是要从心底里学会尊重对方。礼为尊重,仪为尺度,所以,礼仪不是人前的举止得体,更重要的是人后的习惯的养成。自己的床收拾干净了吗?地板擦拭干净了吗?服装能做到整洁有美感吗?屋子里有淡淡的香味吗?饮食有益健康吗?对待生命的态度真的平等了吗?……”所有这些不是在人前假装的做到而是在人后,你仍然可以享受的遵守它,且内心充满着喜悦。
虽然天天都在讲穿衣,虽然天天都在为不同的顾客做着衣橱整理、陪同购物的事情,但是我仍然崇尚不浪费不过度的原则。请一定记住,我们不是靠衣服,而是靠个人魅力来吸引人的。重要的是修身养性。衣服只不过是个性的陪衬品罢了。坚持做自己,而不是衣服的附庸。每个女人都有年华老去的问题,正确看待并顺其自然,享受岁月带来的自信、阅历、身份,以及对最适宜自己的风格气质的把握,通过穿衣打扮将自己身体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积累了一些小感悟,与博友们分享:
——不穿浑身都是LOGO的衣服。不穿那种能让人看出来源的衣服(如ⅹⅹ品牌)。最好是衣服虽然由知名设计师设计,价格也十分不菲,但穿上后你就会感觉它是属于你自己的,而不是属于某个设计师或者服装品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穿衣的风格也要适时地作出改变。你应该摒弃过多的层次,转而追求简洁的风格。只穿合适高度的鞋子,而不是那种高到让人摔跤的鞋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也不适合过度地追求时尚,紧跟时尚过了头也是不好的。无论在什么时代,刻意追求“老来俏”的打扮都是一件很失态的事情。穿衣服的原则是要做你自己,而不是刻意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轻。
——态度和动作对女人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人的举止真的能暴露她的年龄及品性。你的举止远比你的肌肉曲线重要,而一个灿烂的微笑永远比用肉毒杆菌催生的平滑肌肤来的好看。
——别让衣服花里胡哨,而是要让你的细节俏一点。谁也不能天天买新衣服。只有素的衣服可以天天穿,拆开来穿,互相混搭,再加入一些丝巾、首饰、鞋、包让你丰富起来。衣服太花,上面既有皱褶、蕾丝、又有花边、亮片,就显得乱。一乱就觉得脏,一脏就觉得差。所以,优雅的女人永远穿素淡,颜色要集中。尽量减少多颜色,让自己的整体画面干净整齐。
——穿衣服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先见其人,后见其装”。搭配衣服的方式远比身上的服装重要,背着包袋的风范远比包上的金属装饰件重要,行动坐卧的姿态远比鞋底的颜色重要。
——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让它融入到你的骨子里。欣赏任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都要学习“注目”。就是英文所说的pay attention,意为“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当成空气一般,再好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一旦放在心上,眼光就会凝注,美与丑的感觉就浮现了,我们称之为敏感。这就是为什么对一个敏感的人,随处都是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