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铸钢件生产冷铁使用不规范,大小形状数量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使用次数也没有限制.....总之一大堆问题,导致铸件质量不稳定,尤其最近车间开始生产球铁件,对冷铁要求很高.所以想规范化冷铁使用,冷铁规格已经确定,全换成新冷铁,计划按批量更换.现在想问一下高碳钢(45号钢)冷铁一般使用多少次?看资料有说5-10次的,但这个次数怎么确定啊?不能每块冷铁都统计吧?(设想是按时间更换,比如计算每天使用量和总量,计算大概的循环周期,但这样会导致个别的冷铁使用次数过高,还有不确定性)..大家有什么成熟的冷铁管理控制手段?请多多指导!!!
离问题结束还有
1、对冷铁的使用次数规定、冷铁的使用次数标识、冷铁的收集、归类以及冷铁的抛丸、检验、存放、流转等都做标准要求,制订冷铁使用规范,便于操作工参照执行。
2、对于冷铁的使用量可根据生产需求量,冷铁的最多使用次数规定可以计算冷铁每天的损耗。再按冷铁满足正常生产的所需流转量(每天需要的冷铁量*流转环节数)作出计划领用补充。
3、实际生产中冷铁报废的标准只能按外观变形、损坏、接确面缺陷程度以及使用次数来衡量。操作工便于设别。
4、使用次数标识较好的办法是在非接触面钻孔。便于检验和追溯。
最科学的办法是抽样看金相,如果金相中发现了因热疲劳而生长的石墨分枝,那这批冷铁就该报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