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以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
淬火介质
生产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水溶液、油,另外还有熔盐、熔碱等。
① 水:优点是在650~550℃范围内有很大的冷却能力,且安全、价廉、对环境污染较小且易控制,易实现自动化;其缺点是在300~200℃范围内冷却仍很快,易引起钢的淬裂。
② 食盐水溶液:常用5%~15%的NaCl溶液,优点是可增加650~550℃范围内的冷却,且基本上不改变300~200℃时的冷却能力,可避免淬火软点,使硬度均匀,是工厂中最常用之淬火介质。
③ 碱水溶液:常用5%~15%的NaOH水溶液,优点是可增加650~550℃范围内的冷速,基本不改变300~200℃的冷却能力,缺点是腐蚀性大,化学稳定性差,易变质。
④ 油:优点是无论在高温650~550℃,还是在低温300~200℃,冷却中都很缓慢,且工件一般不易开裂。缺点是易燃,使用性质会逐渐改变,价格高。
一般而言,碳素钢淬火用水冷,合金钢淬火用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