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公司的泵都用的是#10的槽钢放在泵的下面,然后有的人说要把槽钢布置方向放在地脚螺栓的长度方向,不要放在宽度方向,请问这个有什么依据么?是为了让泵更加稳定么?有用别的材料做基础支撑的么?
离问题结束还有
用槽钢根据泵底座大小盘框然后再把泵坐在槽钢上比较好,槽钢框用水泥灌浆之后又很多好处,安装维修比较方便,泵漏液容易回收。。。。。
如果泵与电机是共同底座的,直接安装到基础上就可以了。
如果是单独底座,根据泵的大小,可以用合适大小的槽钢来做底板,泵支脚下方应设置槽钢,这样灌浆后泵就会与基础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不易产生振动。至于是横向还是纵向,要看泵的大小、槽钢的大小和底板结构设计了。
不管是整体底盘的泵,还是分体式的泵,原则上新安装时应该都不用什么支架的,都应该是直接放在基础上,地脚部位放垫铁支撑,进行二次浇注之后,精找、紧固地脚螺栓,再抹面。至于槽钢框架、钢板支撑等都是在原基础与泵地脚螺栓孔不配套的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至于槽钢咋放、还是用其他材料,要根据泵的需求实际情况来计算确定。
大的泵组也可以用可调整的垫铁支撑在泵地脚螺栓处,目的是为了方便调整泵组的水平。有的泵组底座本身带有调整螺栓,可直接用垫铁垫在调整螺栓处。底座部分是需要二次灌浆的,调整好泵组的水平后在灌浆地脚螺栓孔的同时也将底座内部灌浆,提高底座的抗振性,避免产生共振。地脚螺栓的紧固螺母要在二次灌浆后重新紧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