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锰业“破茧成蝶”

   2020-09-01 互联网李英33980
核心提示:  自2009年起,从资源、能源消耗到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生产,国家对涉锰行业设定了更高的准入条件,对铁

  自2009年起,从资源、能源消耗到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生产,国家对涉锰行业设定了更高的准入条件,对铁合金、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整改,我市锰业发展和生存近两年来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全国新的“锰三角基地”的重要一角,大新县却能在高压下“破茧成蝶”实现了锰业产业升级:

  2010年锰加工业产值完成41亿元,是2005年的3.35倍,成为全区最大的锰矿加工生产基地,涉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获得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肯定;中信大锰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广西锰业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的历史性突破;产量、产值直线上升,大新的电解金属锰、碳酸锰、天然放电锰粉产量高居全球第一。

  高耗能产业,调控政策愈加严厉

  凭借资源、区位优势和多年发展基础,大新最大的支柱产业——锰业,已经在广西乃至全国的金属锰行业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我国铁合金行业、电解金属锰行业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产能过剩突出、工艺装备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和问题,为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2009年以来,国家进一步提高了涉锰行业的准入门槛,从资源、能源消耗到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生产等全方位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锰业的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政策的调整对长期以来较大程度依赖出口、产能过剩的锰业形成了较大冲击。

  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应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2010年9月,广西又全面启动限电计划,对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停电、限电措施。高压之下,大新一些新引进的锰加工业项目无法开工建设。由于节能减排的要求,部分企业被迫停产、限产。

  准入门槛高了,限电风暴来了,面对国家产业政策及节能减排政策新要求,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要么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要么通过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寻找生机。

  非常之举,服务企业解难题

  大新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以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工程,深入实施工业生产“百日大会战”,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同时,从县财政中安排270万元,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单位及个人。并制定工业生产奖励办法,与重点企业签订生产目标责任状,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县四家班子领导干部挂点,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每人挂钩联系重点企业,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大新县委书记雷多荣告诉记者。

  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融资难题,大新县从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合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融资担保,协调解决企业贷款1.84亿元。

  抓好锰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锰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是提升锰业发展水平的需要。大新县以下雷工业集中区和桃城工业园区为主,做好规划,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导锰业企业进入园(区)集中连片发展,切实转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落后发展模式,改变企业随意选址、布局散乱的状况。

  广西启动限电计划后,大新县跟踪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积极争取用电指标,在计划用电分配上做到“保优保大”,促进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协调全县小水电站充分发挥小水电资源,尽最大能力发好电、用好电,尽最大限度为锰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项目建设,扩产能抓技改

  以2010年崇左市实施300亿项目投资攻坚战为动力,大新县成立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交通项目建设指挥部,狠抓工业项目建设,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建设用地、融资担保等方面服务,促进企业扩大产能,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十一五”期间,是大新县历史上重大项目数量

  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其中,2010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28亿元,同比增长124.47 %。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09亿元,同比增长27.53%,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名。

  在项目建设中,大新县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锰业企业加大更新改造投入,多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

  产品延伸成为大新锰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

  2010年,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年产2万吨电解二氧化锰扩建二期工程、金格锰业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电解锰生产线扩建项目、广西德天化工循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硫酸锰技改项目和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线等项目如期建成投产,锰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中信大锰年产3万吨电解二氧化锰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开工建设。

  通过“大走访、大服务、大兑现”活动的开展,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项目选址、广西新锰集团年产20万吨中低碳锰合金生产项目环评等问题也获得协调解决。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建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锰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逐步增多。冶炼产品方面开发、发展了中低碳锰等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品种,锰化工产品开发了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两个新产品。

  新产品的生产不仅提高了大新锰业的技术含量,而且突出了大新锰资源的矿种特点和市场要求。以碳酸锰为主要原料的电解金属锰产品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2010年大新县电解金属锰年生产能力已达13万吨。

  以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新锰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锰企业进一步壮大。新锰集团和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2010年分别完成工业产值17.86亿元和13.27亿元,两家企业的产值就占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2010年11月,中信大锰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广西锰业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的历史性突破,加快了大新锰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目前,大新锰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铁合金产量从2005年的年产11.3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年产33万吨。2010年,全县冶炼企业总装机容量已达254200KVA,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电解金属锰拥有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3万吨;电解二氧化锰年生产能力6万吨。

  目前,大新的电解金属锰、碳酸锰、天然放电锰粉产量居全球第一。

  节能减排,企业发展生命线

  锰业是高耗能产业。大新锰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锰业节能减排成效令人不容小觑。

  自2008年以来,大新在涉锰行业环境整治中,全县5家电解金属锰企业已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1家企业被依法关闭;全县8家铁合金企业18台矿热炉全部完成除尘设施的整改并投入使用;18家锰粉加工企业也完成整治任务。

  大新的涉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肯定,电解锰行业整治经验被国家环保部作为示范在全国推介。

  “十一五”期末,大新县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8.37%,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9.4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指标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大新县工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10年全县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签订了工业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纸责任状,明明白白告诉企业,节能减排是一道高压线,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在按政策对超耗能企业实行限电和停电措施的同时,大新县对未获得准入的生产线实施关停。2010年,大新先后有5家企业的落后生产线被淘汰。同时,在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了电机变频技术、余热利用专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以实现节能降耗和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

  “正好可以借宏观调控政策整治锰业盲目发展和扩张之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业内人士对国家提高锰业准入门槛持乐观态度。而大新锰业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强压下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大新锰业,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破茧成蝶”,实现了新突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