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金属器材总量的15%左右都会由于不同原因的腐蚀和氧化而遭受损失。此类金属器件损失总量的30%属于“永久性”损失,即“不可回收性”损失。对于正致力于建设“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人类社会而言,如何防止、减少该类损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不锈钢具有其它钢种所不具备的优良抗蚀、抗氧化性能,因此,在汽车、火车、轻轨、地铁、高铁、磁悬浮、船舶、航空、航天、石油、水电、风电、核能、电气、电子、信息、建筑、环保、医药、食品、化工、造纸、海洋工程、军工、农业、日用品等等不同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不锈钢材料广泛地得到应用。
中国的不锈钢产业,无论是产能还是产量,自2006年以来就一直高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目前,国内不锈钢制品企业上万家。在一些地区,如广东省阳江还形成了年产值几百亿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2010年,中国不锈钢产量直逼900万吨,占全球不锈钢产量的1/3。年冶炼能力达1500万吨,超过欧盟诸国的总和或美国、日本的总和。国内不锈钢总需求量的60%可以自给。
不锈钢是指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一般分为马氏体类不锈钢、铁素体类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类不锈钢。其中以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类不锈钢最难加工。作为一种金属材料,要对其加以应用,必须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使其成为不同的制品。不锈钢零件为达到表面品质和加工精度要求,通常采用磨削加工方法。由于不锈钢韧性大、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故在磨削加工中常存在如下问题:砂轮易粘附堵塞;加工表面易烧伤; 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工件易变形。不难看出,砂轮和磨削液的选择直接影响磨削效率和加工精度。
目前,国内不锈钢制品行业在磨削加工中普遍采用的仍是陶瓷结合剂氧化铝系列磨具和涂附磨具。在不锈钢磨削加工中时常遇上“堵塞”问题的困扰,影响不锈钢制品的加工效率和效果。因此,人们把不锈钢划入“难加工材料”的范畴。(关于更多资讯请登陆中国铸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