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件"国宝"参展世博

   2020-07-28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42250
核心提示:我省三件国宝将在世博会上参展,其中,国宝级文物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将以文物亮相世博会中国馆,国宝长信宫

     我省三件国宝将在世博会上参展,其中,国宝级文物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将以文物亮相世博会中国馆,国宝长信宫灯、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将以复制品在世博河北馆展出。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

  据介绍,博山炉是一种熏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用品。1968年在满城汉墓中出土,是国内现存最精美的西汉青铜器之一,可谓旷世奇珍,身价不凡。1993年9月,该炉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一级品鉴定活动中,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博山炉高26厘米,通体错金,因而得名。炉体用刚柔相济的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装饰着山峦,产生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的艺术效果。采用错金装饰工艺,其表现出当时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高度发展水平,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西汉长信宫灯

  据介绍,长信宫灯是一件举世无双、世人皆知,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震撼力的艺术珍品。它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一身。长信宫灯是一件身价不凡的青铜艺术灯具。

  该灯是1968年在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专家推测,该灯可能为汉武帝时皇太后窦氏送给孙媳妇窦绾的,以巩固其家族(窦氏)的地位。长信宫灯是汉代造灯艺术的极品。它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呈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宫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分别铸造组合而成,可自由拼拆,便于清除烟灰和擦洗。灯光照射角度也可调整。

  长信宫灯巧用宫女右臂作为导烟管,烟炱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使烟炱附着于体腔以保持室内的清洁。此灯不但具有审美价值,而且突出了我国古代的环保理念,说明我国是最先发明和使用灯罩、最早解决灯烟污染的国家。

战国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

  铺首,即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为兽首衔环之状。战国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出土于燕下都遗址内。铺首为兽面衔环形,纵74.5厘米,横36.8厘米,环内径16.5厘米,外径29厘米,重21.5公斤。

  该器全身共雕塑8只禽兽,造型采取了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龙、凤、蛇颈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动物造型生动,形神兼备,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此器造型巨大,纹饰精美,整体布局错落有致,结构严谨。浮雕有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并如此巨大的铺首,实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故定为国宝。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