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已经开始第四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技术攻关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7290
核心提示:张和飞(中国航空报)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零件,其加工制造是发动机制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张和飞(中国航空报)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零件,其加工制造是发动机制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常常被誉为“心脏中的心脏”。张和飞是中航工业贵州新艺机械厂的总工程师,在他的带领下,新艺厂发动机叶片制造能力实现了从涡喷到涡扇、从中小推力到大推力、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三大跨越”,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艺厂是我国航空工业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组建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企业。1987年,大学毕业的张和飞来到新艺厂,一干就是20多年。其间,他凭着振兴航空武器装备制造业的满腔热情,刻苦钻研技术,从技术员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2003年6月,张和飞从新艺厂精铸分厂技术副厂长升任总工程师。他认为,发动机事业要考虑的问题远不只工程技术本身必须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避免决策失误。因此,每周他总有四五天在生产现场,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张和飞总说,“学技术可坐不得电梯,只能靠自己爬楼梯。”就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永不停息的求知脚步。

        为了保证新机研制按计划节点完成,张和飞全力以赴。作为型号主管,研制中的每一项工作他都亲自参与,组织实施。他组织专业型号主管和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试制中的每一个零件、每一种方案进行详细讨论,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在试制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在生产一线,及时协调和处理各种现场技术问题。他积极主持申报各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工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所有这些,无不带动了新艺厂叶片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

        张和飞始终不忘人才培养。他常说,“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创新的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因此我的使命有两个,一个是搞技术,一个是出人才。”他提出要以型号研制为牵引发展叶片制造技术,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领导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产、学、研”三结合,“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设计、材料、工艺”三结合。为此,他参与制定了工厂“十一五”人才资源规划,工厂技术专家、能手的评定管理办法,倡导并促成了工厂首个工程硕士班,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18名工程硕士。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加速研制国产先进发动机,根治飞机“心脏病”已迫在眉睫。张和飞已经记不清楚,为全面巩固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技术,掌握第四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关键制造技术,他和他的团队在工作现场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论证方案,他们翻阅过多少资料,历经了多少次试验。

      2009年10月1日,当151架国产战机编成12个空中梯队,秒米不差地飞越天安门广场时,张和飞热泪盈眶。许多参阅飞机的发动机都配装了新艺厂生产的型号叶片,凝聚着新艺人的智慧和汗水。

     从2002年到2009年,张和飞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荣立部级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作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管专家,他还先后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技术创新工作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华航空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