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细雨下的广都大地凉意阵阵。在森泰英格成都数控刀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却是机声轰鸣,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企业爬坡 政府助力
“今年1至9月份,该公司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生产总值7000万元,预计到年底将突破亿元大关。”公司财务部部长刘敏介绍说,从1997年公司成立到现在,公司实现了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跨越。
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蝶变?说起企业发展历程,刘敏对我县金融融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探索赞不绝口。“多亏了双流聚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让企业在爬坎的时候有了充足的血源。”
据了解,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经营风险大、信用等级不高,导致了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难度不断加大,资金“贫血”成为中小企业的“通病”。
时间回到五年前,当时森泰英格成都数控刀具有限公司年产值近4000万元。一批又一批的订单接踵而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急需扩大生产规模,然而由于资金的缺乏,公司领导层心急如焚。“当时企业效益非常好,正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好时机,机遇就摆在面前,不能失去发展的最佳机会。”刘敏说,通过多种途径,公司找到了聚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抵押担保,企业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缓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融资担保 打破瓶颈
双流聚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是我县第一家担保公司,是县政府下属的国有融资投资公司——双流县聚源融资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主要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走进聚源公司,“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区域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不局限于担保,还要开发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聚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朝义说,森泰英格成都数控刀具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获贷企业,其金融产品是国家开发银行推出的“统贷统还”业务。
“统贷统还”业务实际上就是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与县政府签订的打捆贷款的框架协议,其实质就是银行、担保公司、政府三方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企业承担责任,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不仅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银行也有收益。”李朝义说,“通过这种创新模式,我们实现了多赢的局面。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增加了税收,并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银行则得到了丰厚的利润;而企业则得到了壮大发展。”
截至目前,聚源公司已为双流县域内173户中小企业融资14.73亿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帮助。
对症下药 解难助飞
如何让中小企业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顺利渡过缺资金的难关?除了政策加以扶持外,更多的需要运用市场之手,来解决企业资金“贫血”的问题。
政府搭台,银企唱戏。通过对接会活动的开展,政府为双方搭建起无缝对接的桥梁。“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加快与省市担保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合作步伐,通过多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县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聚源公司已与招商银行、深发展、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南充商行等多家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30亿元,基本实现县内银行全覆盖。李朝义表示,下一步准备加强与县外银行的合作,为拓宽县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给中小企业增加了动力。中小企业负责人们也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在双流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