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积极谋划布局新兴接替产业,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在新兴接替产业的助推下,工业经济换档爬坡,稳步转型,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2月21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70.94亿元,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2009年金融危机低谷时期速度20个百分点,高出“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在换档升级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工业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全市工业总量跃上新的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2656.7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33.31亿元,同比增长近3成,其中新兴接替产业出口交货值353.30亿元,占比高达81.5%。在新兴接替产业的带动下,工业产品出口迅速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换档升级。去年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418.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半数,新兴接替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全市工业结构持续不断的优化调整、换档升级,能够更加积极的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与前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兴接替产业尽管增速回落、拉动力减弱,但仍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传统行业由降转增,贡献作用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更加多元,拉动增长面扩大。新兴接替产业增长12.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1.1%。
装备制造业绝对量和贡献率居各行业之首。去年装备制造业在通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速持续减缓的影响下,呈现高位回落走势。装备制造业虽高位回落,但全年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高出全市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
2012年以来,钢铁行业一直面临着下游行业疲软、需求量减少和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严峻压力,全国的钢铁企业普遍出现减产和亏损的现象。太钢在严峻的市场压力下,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项目支撑,不断扩大独有、领先的产品集群,凭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逆势上扬,引领我市钢铁行业实现稳定增长。
污染企业关停搬迁顺利推进。继2012年关停8户重点污染企业后,我市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工作继续深入推进。2013年,山西天工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太钢耐火材料厂、大井峪选煤厂、晋阳洗煤厂、晋阳发电厂、东方红制漆厂等企业陆续关停,太化集团所有的化工生产设备也全部停止了运行。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共使全市工业总产值减少约36亿元,下拉工业增速约0.8个百分点。主动调控经济结构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