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通过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发掘、整合、优化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托政策环境的“保驾护航”,宝安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投入技术攻关,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仅在2007年,全区就公开(公告)专利5471件,较上年增长43.3%,占深圳市的20.5%,其中发明专利2262件,较上年增长94.7%。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整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8.8%,同比增长26.9%。同时,还催生了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已培育出9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国家免检产品、3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3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
航盛、三诺、彩虹、格林美、多彩、艾美特、高新奇、百略、万景、力劲、天诚、红苹果等一长串熠熠闪光的企业或品牌,正在从深圳、从宝安这片创新的热土起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航盛:
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的“领跑者”
今年6月27日,我市科技界的盛会——2007年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市民中心隆重举行。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和平村的航盛电子股份公司作为全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荣获两项殊荣:其一,公司项目“ECU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获得2007年科技创新奖;其二,公司被认定为深圳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
航盛公司在1993年成立之初,主要是给国外企业做汽车音响产品的来料加工,包括车载收音机和音响。在代工的同时,航盛电子意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中国也会成为一个大的产业,于是专门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98年航盛与韩国南盛电子合作,利用南盛电子的汽车音响设计、制造经验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花了5个月的时间,拿下了当时东风汽车与法国雪铁龙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的订单。目前航盛在国内汽车音响市场占有将近30%的市场份额,而厂家覆盖率则超过90%以上,为国内汽车销量前20家中的18家提供配套。
2004年,航盛公司明确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即从规模型向规模实力型转变,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经营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航盛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做到可持续发展。自此,航盛公司开始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每年都投入巨额研发经费,致力于研发高附加值、高性价比汽车电子产品。他们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开发道路,将高校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同时,利用高校的技术资源为企业拓展实力;引进德国西门子、法国法雷奥、意大利ASK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技术,消化吸收并进行二次开发,努力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化的要求,为下一步的技术超越奠定基础。目前,该企业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国际合作、厂校联合的“三位一体”的独特技术开发模式,并取得了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2007年被认定为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如今,航盛公司的年产值已达到12亿元,不仅跻身国内汽车电子厂商10强之列,而且是惟一一家进入前十名的国内自主品牌厂商。
格林美:
“城市矿山”计划“吃尽”电子垃圾
不久前,正积极筹备上市的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武汉两大城市圈展开“圈地”运动:即在深圳设立1500个废旧电池及小型电子废弃物回收箱,在武汉设立2000个;两年内,达到在这两个城市圈按每1000人配置1个回收箱、每3000人配置1个废旧电池及电子废弃物回收站、每10000人或每5平方公里配置一个废弃物资回收超市的规模,从而将这两大城市圈的废旧电池及电子废弃物通通“吃掉”。
按照格林美公司的“城市矿山”建造计划,格林美公司从今年到明年将在深圳和武汉两个城市圈各建设一条自动化分类拆解生产线,年处理电子废弃物2.5万吨,处理对象包括生产企业的印制电路板PCB等电子废物、消费环节的废弃电脑等小型电子产品以及冰箱、电视机、空调和洗衣机等四类旧家电。通过该生产线对这两大城市圈每天所产生的废旧电池及电子废弃物进行分类拆解,再送至荆门产业园进行无害化处理,重新生产出高科技产品,实现废弃金属的高端循环。
格林美公司是我国目前采用再生钴镍资源直接生产超细钴镍粉体规模最大的企业,通过公司回收利用再生钴镍资源,以含钴镍的再生资源为原料,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技术,生产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硬质合金、电池材料、粉末冶金等领域,在再生钴镍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格林美公司不单是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企业,同时也是我国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的典型。
“目前,我们已建成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和占地470亩的文明产业园,建立了年处理10000吨废旧电池及电池工业废弃物、生产2000吨钴镍锌粉体的大规模生产线,形成了年产值6亿元以上的生产能力。”该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向记者透露,“去年,我们公司通过回收利用再生钴镍资源,生产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产品,销售额超过了2亿元,今年预计还将翻一番,力争使销售额达到4亿元。”
三诺:
用“声音”打响民族品牌
来自深圳宝安的三诺公司去年8月份曾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全球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外国企业,在韩国上市企业中第一家创造出连续10个涨停板的企业,一时间,三诺声名远播。于是,三诺音响从“广东省名牌产品”成为名扬海外的知名产品。
1998年,三诺数码公司在国内推出了“中国声”数字合成影院,当年就红遍全国。随后,他们加大投资力度,独立完成“数字控制虚拟环绕声系统”的开发。质量给“三诺”带来了良好声誉,而效率则让“三诺”搞定了沃尔玛、罗技、创新科技、TCL、方正、清华同方、联想、海尔等国内外著名企业。与此同时,三诺的产品出口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业绩连年翻番。2003年,三诺推出独立设计的整体电脑套装机,使其拥有了提供整体方案服务的能力。2004年8月,公司投资近亿元的5万多平方米高科技工业园落成。如今,三诺拥有职员工近3000人,是最领先、最专业的音响和电脑周边产品的OEM/ODM制造商之一,已形成年产音箱1500万套的综合生产能力,拥有MP3、MP4、键盘、鼠标、电脑机箱的制造基地,是深圳市民营企业50强、中国中小企业生产力500强、深圳市民营领军骨干企业。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三诺对工业设计情有独钟。“如果没有工业设计,三诺就变成加工厂了”。公司董事长刘志雄说,工业设计不只是设计外壳那么简单,最好的喇叭未必能制造出最好的声音,音质的好坏与音箱结构的设计和材质等息息相关,考究的是整体的声学系统。这是三诺设计链条中的核心环节,也是给客户提供的核心价值,更成为三诺的现实竞争力。
据悉,未来三诺将通过音频产品跟视频的配套,围绕自己精密模具的核心竞争优势,摆脱同质化竞争,把多媒体这类有优势的市场做得更透,突出自己的设计特色和创新能力,除了做OEM、ODM,更要强化自己的品牌;并以“声音”为主轴,发展围绕声音展开的电脑、电视、汽车和个人移动式设备,以多媒体音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姿态,做成一个配套产业集团,让公司5年内成为世界三大音响制造商之一。
柳溪:
“表面”功夫创多项“全国第一”
最近,总部位于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的柳溪机械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跟Posco-Austem、昭和公司、伟创力公司和敏实汽车零部件公司签下了价值6000多万元的供货合同,分别向这些公司提供涂装生产线成套设备。
柳溪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表面处理(涂装)生产线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专门为规模化的生产厂家提供油漆、粉沫、电泳、氧化、电镀表面处理生产线,主要服务于IT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装饰建材等行业。董事长熊立斌说,就深圳来说,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的手机30%以上都是采用柳溪公司的设备涂漆镀膜的。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空调、冰箱和汽车外壳、轮毂、座椅、减震器、雨刮器等产品的亮丽外观很多都是通过柳溪公司的涂装生产线来完成的。通过涂装处理,这些产品不光有了美丽的外观,还达到了防腐、耐磨、抛光等功能性要求。
柳溪公司1995年在宝安区西乡街道筹建成立,创业初期只有十几位员工。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国内外同行业中颇具规模的涂装设备专业制造商。公司在深圳和苏州分别设有两个研发中心和两个加工制造基地,在北京、重庆和香港设有区域技术服务中心。
柳溪公司创业于宝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涉足表面处理(涂装)行业。当时,国内的涂装生产线依赖进口,通常一套进口的涂装生产线价格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柳溪公司涂装生产线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表面处理项目的空白。由于柳溪公司的涂装生产设备大多采用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与同等性能的进口设备相比,在性价比上有极大的优势。柳溪公司能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和生产表面处理(涂装)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出的多条生产线均属国内第一。如:“单机双线压缩机电泳线”、“龙门行车式多(彩)色电泳线”和“柔性步进式电泳(涂漆)生产线”已经装备了国内外多家生产厂家,深受客户的好评。
柳溪公司的(涂装)生产线采用环保清洁的水性漆电泳涂装工艺。熊立斌说:“比起传统的电镀、喷漆工艺,水性漆电泳涂装工艺不但性能更优,而且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节能环保,不污染环境,经济效益良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扶持。”
目前柳溪公司生产线不仅服务于国内,海外业务己拓展至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熊立斌还向记者自豪地列出了一份柳溪的主要客户名单,以展示企业的发展势头。汽车零部件行业包括有大众、通用、本田、奔驰、宝马等公司;家电制造业包括有美芝、海尔、海信、松下、日立、长虹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