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企业危机 “边缘化”不断逼近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外商在中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包括伟世通、博格华纳和德尔福等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在内的跨国供应商,都毫无例外地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在内外资的较量中,多数来自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
在世界各地各个发达国家,都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汽车产业在各国的经济体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与汽车产业紧密相连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无论从零部件研发技术或产品质量方面都暗自较量,群雄逐鹿。
谈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行业诸多资深专家纷纷表示,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也是阻碍零部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技术方面国内零部件企业还有所欠缺是关键零部件企业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nextpage]
核心技术,尤其是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在传统的、低附加值的零部件方面已经形成一定配套规模,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特别是电子技术零部件,比如空调、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发动机控制等,仍基本由外方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控制。关键零部件解决不了,外资企业不断在关键零部件上形成垄断,中国零部件也不断趋向边缘化,面对时下的状态,有专家提出从五大方面着手。
一、要“靠上去”,主动与整车企业“套近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要“冲上去”,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彻底摆脱“生产上、技术上、研发上被越来越边缘化”的局面。
三、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进入国际化的采购体系。
四、要“联起来”,走产业集群之路,进一步发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整体效能。
五、要“扶上马”,政府应出台保护政策,加大对本土关键零部件企业的重点扶持力度。
我国汽车行业日益强大已经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已经出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如何防止被“边缘化”企业尚需加强新技术基础和创新研究,靠基础研究打破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防止边缘化不断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