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铜价转势后,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有两个特点,一是始终保持受节制的振荡下跌形态;二是铜价波动幅度明显变窄。2015年,多数预期也延续着铜价重心适度下移的观点,在中性预期下,2015年铜均价可能在2014年基础上再度下移5%-7%。不过,通过基本面分析,猜想供求市场变化,我们认为铜价长期持续的价格形态可能在2015年下半年逼近结束,铜价波动率可能再次放大,甚至出现单方向持续跌势,出现预期之外的低点。
预计年初走出低点在2015年4月-6月开始有效性较强,交易所显性库存较低、保税区库存较低,内强外弱环境下吸引进口补库,春节后消费活动的旺季回暖特别是前期审批的近十万亿元项目将在2015年启动七成,有助于铜价止跌、重转震荡。此阶段很可能决定2015年铜价的年度高点,技术上,伦铜可能回到6750-7000美元/吨区域,这将是2015年的高铜价区间。
然而,供应端可以满足需求,随着国内精炼铜产量继续增长、进口补库延续3-4个月后,对需求题材的预期转变为实际消费,铜现货市场始终保持着宽松的供应状态,使铜价重新下行。
需要重点指出,2015年全球精炼铜供求平衡转为过剩,具有“质变”性质。下半年,也可能是四季度,随着过剩量的逐渐累积,在交易所显性库存还没有发生大幅度流入前,价格就可能做出反映,意味着铜价可能跳出重心下移式的、缓慢的震荡下行,而是快速打开跌势,触及预期之外的低点。我们认为即使2015年,国内真实铜消费非常强劲,甚至再次出现“收储”迹象,延续了紧平衡,铜价在一年的表现维持了重心适度下移的趋势,但基本面“质变”的逼近也将延续到2016年。总之,已经延续了3、4年的下行节奏,最终将以大幅度的快速下滑打破,2015年具备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