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承压运行,整体仍然处于下行区间。依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信息统计重点联系网络、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以及部分行业企业负责人问卷调研情况,对当前行业运行情况、特点和未来走势进行分析。 一、2014年1~10月行业运行整体情况 2014年1~10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2%,金属加工机床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分行业同比下降2.4%,金属成形机床分行业同比增长1.2%。 从行业运行增速趋势上看,2014年上半年呈现波动下行的态势,在6月达到最低点(-2.6%),这与国内经济运行趋势一致。在政府定向刺激等调控措施干预下,第三季度后行业运行增速逐步回升,但仍然处于低位区间。 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收入月度变化情况更加直观,2014年第二、三季度的月度主营业务收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特别是8月数据陡降,并形成全年最低点,行业承压下行趋势明显。 二、行业运行新变化和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受其影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 1.总量下降,需求结构加速升级 2014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长持续下降,10月份达到最低,为15.9%(制造业仅为13.5%)。由于机床工具消费额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成正相关,受此影响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总量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总量中的低端产品大幅下降,中高端产品“不降反升”,市场需求结构快速提升。对比国内2013年和2014年同期金属加工机床的产值和数控产值情况,总产值同比下降2.9%,非数控产品产值同比下降17.8%,而数控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4%。
国外机床工具商品进口总额呈现快速反弹式增长,也反映出国内需求结构正在加速升级。从5月份开始进口呈现正增长,并一直保持这一趋势。10月最新数据显示,进口增速达到两年以来的最高值。
2.产销下滑,企业经营普遍困难
机床工具行业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在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全行业生产和销售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同时,产成品库存增加和利润负增长导致行业亏损面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经过近3年的低位运行,行业普遍出现资金紧张和经营困难情况。
2014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分行业呈现产销下滑,库存激增的状况,所对应的同期利润总额也大幅下降。随着企业采取压缩低端产能、消化库存和以销定产等应对措施,6月份后产成品库存逐渐回落,利润总额逐步回升。
2012、2013、2014年全行业亏损企业平均占比逐年扩大,分别为31.2%、39.2%和41%。2014年10月金属加工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42.8%,金属切削机床为48.4%,金属成形机床为13%。
3.市场轮动,行业运行分化显现
在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市场细分日益突出和市场热点轮动的影响下,机床工具各分行业、不同产品领域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运行情况也呈现进一步分化趋势。
(1)面向传统装备制造领域(如能源装备、船舶、工程机械等)的企业下行趋势明显。其中,重型机床分行业受影响最大,2011、2012、2013和2014年1~10月的主营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见表1)。
表1 重型机床分行业运行指标同比变化情况(%)
另外,受结构升级和低端产品需求下降影响较大的车床分行业,其产量和销售量也逐年走低(见表2)。
表2 车床分行业产销指标同比变化情况(%)
(2)面向新兴市场需求和产业(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智能手机制造等)的机床制造企业呈现稳定运行,甚至逆市发展的情况。用于智能手机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见表3)。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钣金加工设备采购的增长(如激光切割和冲剪折机床等,见表4)。
(3)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工具分行业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步伐,通过进入中高端市场,替代进口,实现行业运行“止跌回升”。另一方面,美、欧等国外发达经济体经济逐步复苏和再工业化战略促进了加工量的快速增长,拉动国内切削刀具类商品出口的增长。
4.化解产能,加大出口业务力度
为了应对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的不利局面,机床工具企业开始加大出口业务力度。在国家外贸支持政策的促进下,2014年1~10月机床工具类商品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总额达到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位列前三位的商品是:切削刀具(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金属切削机床(1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和磨料磨具(1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从出口去向情况看,对美国出口总体保持第一位,说明美国经济和市场消费需求复苏趋势明显。另外,近期对越南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表明东南亚加工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
从出口企业所有制性质分类情况和变化趋势看,私人企业在出口方面的比重最大,并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
三、行业发展预期分析
协会下半年对行业部分企业负责人开展了企业运行主观评价问卷调研工作,共返回问卷62份,被调研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56.9亿元(截止2014年6月的数据),企业范围涵盖金属加工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工量具制造和功能部件等产品制造领域。通过对调研问卷中主观判断的数值化处理和综合分析,最终以行业景气指数的方式反映2014年行业运行和预期的变化情况。
1.景气度下降,运行处于收缩期
通过对订单、经营、成本、环境和预期5个方面评价情况的统计分析,全部被调研企业景气指数仅为43.3%,反映近期企业处于运行收缩期。按产品领域分类,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景气指数最低,仅为39%;金属成形机床企业景气指数最高,为63.7%。按所有制性质分类,国有控股和其他性质的企业景气指数低于50%,分别为46%和32.7%;港澳台、外商和私人控股企业的景气度指数超过50%,呈现扩张状态。
2.信心不足,观望情绪扩大
从各运行指标的情况看,除金属成形机床外,其他分行业普遍反映订单下降严重,对市场信心不足。加之经营下降和成本上升,企业家普遍对未来运行预期不高。
从各分行业横向比较,金属成形机床和工量具分行业的评价较高;金属切削机床,以及与金属切削机床关联度较大的功能部件分行业的评价较低。
(1)全部企业对订单和经营的评价较低,分别为39.4%和33.8%,反映出企业运行压力增大。
(2)金属切削机床企业订单下降比较普遍,同时经营困难更加突出(26.1%)。
(3)金属成形机床企业订单和经营评价较高,由于综合成本上升和外部环境的担忧对发展预期表现的十分谨慎(49.4%)。
(4)工量具企业正处于回升期,因此订单和经营的评价稍低,但对发展预期比较乐观(61.9%)。
(5)功能部件企业由于和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关联度较大,订单的评价不高(27.1%),但该分行业企业大多为非公所有制性质,在经营方面的调整自由度和空间都较大,评价较高(57.9%)。加之不断拓展功能部件新的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58.6%)。
3.内外因交错,行业发展寻求新突破
通过对问卷中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应对措施按重要度排序,可以发现影响当前企业运行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市场需求不足(25.1%)
(2)资金链紧张(13.4%)
(3)人才缺失(12.8%)
(4)内部成本过高(12.3%)
(5)国外同类产品竞争(12.3%)
(6)不公平竞争(7.5%)
当前企业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1)控制成本(16.7%)
(2)加强企业管理(14.5%)
(3)加强细分市场开拓(12.4%)
(4)加强产品质量控制(10.2%)
(5)加大研发投入(10.2%)
(6)减员增效(7.3%)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7.3%)
(8)加大市场销售投入(5.5%)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以上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和集中度较高的应对措施是下一步寻求行业发展突破和产业政策设计中给予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2014年运行预期
基于行业运行和进出口数据,结合调研情况分析,经综合测算预计2014年中国机床消费市场规模为317亿美元,同比下降0.7%;工具消费市场规模为57亿美元,同比增长6.1%(见表5)。
表5 2014年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情况(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