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汽车市场进入中高速增长 将持续10年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锻压网2280
核心提示:“乘用车超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下一步将进入到中高速增长这个新常态”,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

“乘用车超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下一步将进入到中高速增长这个新常态”,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对2015年汽车市场形势作出了如上判断。

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理事会扩大会议暨2015中国车市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在会上,徐长明对2015年汽车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向汽车行业提出两点建议。

汽车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徐长明认为,乘用车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成为历史。下一步将进入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并还将持续10年左右的时间。据推测,新常态的增速大概在8%-10%,相当于GDP增速的1.5倍。

得出这一推测,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徐长明进一步解释。一方面,从国际规律来看,各国汽车行业发展均经历了两个高速期。第一个时期超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速30%。这一时期,各国水平大致相当。

第二个时期为中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速20%。这一阶段,我国汽车行业增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大概在13%到15%左右。时间跨度上则高于平均水平,日本为8年,而我国或将为16年左右。

徐长明分析说,正常情况下,汽车行业的增速应是五年一翻番。然而,我国汽车行业在2009、2010两年的时间里便翻了一番,提前透支了市场。进入2011年,增速便迅速下滑,2011年至2014年是10%-12%。而目前则大概在8%-10%。此外,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分为东、中、西部三个梯度的特点,也使得汽车行业高速增长期从时间跨度上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的外部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也导致了这一结果。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发生巨大变化。2000年到2007年GDP增速不断攀升,到了14.2%,而目前则是7%左右,相比2007年下滑50%。

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分别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出口来看,2002年到2007年出口高速增长,最高达到35%的水平。这主要是得益于2002年中国加入WTO,出口配额不再受限。如今,出口增速已经明显下滑。

从消费来看,2000年之前的消费是吃、穿、用,2000年后主要是住和行。

伴随宏观经济的逐步放缓,汽车、住房等消费的增速也是不断下滑。

消费的下滑,直接导致了投资的减少。包括房地产投资以及基础建设投资。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仅为12.5%。出口、消费、投资的共同下滑导致我国经济不可能再维持以往的高增长。

新常态下的两点建议

对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徐长明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汽车厂商及经销商应尽快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制定出适合区域特点和自身能力的品牌组合。

徐长明表示,未来豪华品牌将以每年1%速度增长,增速高于普通品牌。此外,SUV的增速将高于总体乘用车增长速度。加之,中国消费者的偏好,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升级趋势都将继续延续。

另一方面,则要打造新的竞争优势集合。徐长明说到,新常态下,汽车行业将呈现出两大特点:市场需求不断下降;多数品牌新车销售环节不盈利甚至亏损。这就使得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资源优势将逐步弱化,能力优势不断凸显。汽车经销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营销等各方面能力,才能够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持续盈利。

(jiao点com)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