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铸业网(www.zz361.com)讯, 2014年可以说是工程机械铸造行业砥砺前行的一年,业内企业被市场骨感的现实一次次地消磨着年初踌躇的锐气。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市场低迷的日子里,业内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不断热起来的海外市场上。
据了解,近些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收入已稳步占到行业总收入的20%以上,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达到5626亿元,2013年近6000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销售规模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企业不断地涌出国门,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可以说中国的工程机械已经成功地走出去了。可是,在外面走得可好,站得可稳就只能是各家企业自知其冷暖了。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网络和品牌的差异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品牌差异性。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企业收购一个欧美企业后,我们的产品价格可能只有欧美企业的一半左右。你让欧美企业卖中国的低价产品,他们不知道怎么卖;同样,你让中国企业马上卖那么贵的国外产品,中国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卖。
这就是具体整合过程中会遇到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国企业整合国外企业过程中,一定要有信心和策略,很多原来的设想不一定走得通,企业领导必须具有应对能力和极强的掌控能力。
为了快速进入海外市场,“里应外合”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或是并购海外品牌,或是引入外资搞合资品牌,这些方法无非是借助海外品牌在目标市场已有的销售网络、客户资源,使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打开市场,抢占先机。在工程机械高速发展的十年,很多国内企业都积累了不少资金,所以进行海外并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
2012年1月,柳工正式收购波兰HSW公司,成为拥有世界级全系列(80~520马力)推土机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第三家企业;其也同时获得推土机的全系列传动部件和大型装载机的传动部件制造技术。几乎在同一时间,三一重工斥资将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揽”入怀中。向文波在收购完成时曾表示,“我们收购大象不像之前的一些国外巨头对中国品牌的收购,要消灭一个全球品牌,我们是在开创一个收购新模式。在保持大象自身优势的同时,三一慢慢将国外优秀技术渗透到自身中使用,这样不仅巩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加强了高端品牌形象建设,让大象轻装上阵,成为海外业务的主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核心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技术都是一个国家的“国宝”,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合作,都很难获得。可见,在并购中实现技术创新,显然不是一件说到就能做到的容易事。仅仅是在业务规模和产能扩张的层次上进行并购并不一定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去”和“国际化”已经成为众多品牌企业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铸造企业全球营销、服务等布局的逐步完善,不少企业已经跨过了仅是产品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开始在目标市场当地开办公司、建厂生产,不仅走出去,而且已经开始“走进去”、“走上去”。虽然踏入了海外市场,但是真真正正地在这个市场中获得利益,站稳脚跟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