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汽车产销增幅回落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锻压网4550
核心提示:4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4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售共计615.3万辆,同比增长3.9%,增幅较此前同期显著下滑。从各类汽车的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自主品牌SUV异军突起,商用车降幅有所加大,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增幅下滑主要是商用车板块降幅扩大所致。今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为530.51万辆,同比增长8.95%;商用车销售84.79万辆,同比下滑19.48%。董扬认为,下半年商用车增速下降的趋势会得到缓解,今年汽车整体产销增速将低于去年,但全年产销增速将高于一季度。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统计师陈曦指出,201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较上季度有所下降,预警指数由“浅蓝灯区”上边界线向“浅蓝灯区”下边界线运行。总体来说,汽车行业运行增长呈现放缓态势。 

SUV市场高歌猛进 

据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乘用车共销售530.51万辆,同比增长8.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310.37万辆,同比下降0.3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29.22万辆,同比增长48.80%;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58.28万辆,同比增长19.30%;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2.64万辆,同比下降17.84%。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结束增长,交叉型乘用车降幅趋缓,其他品种增幅有所回落。

分系别来看,中国品牌仍然占据乘用车销量的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达43.2%,比上年同期提升4.2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一季度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108.38万辆、65.32万辆、63.89万辆、44.05万辆和18.6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43%、12.31%、12.04%、8.30%和3.51%。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德系品牌与日系品牌市场占有率分别下降了1.2和1.5个百分点。

事实上,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能够连续三月上升,主要是由于SUV车型和小型MPV车型拉动。一季度,中国品牌SUV同比增长108.3%,其中SUV车型销售排名前十位中,有8款自主品牌车型入围。此外,小型MPV也是拉动自主品牌销量回暖的重要因素。一季度MPV排名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销量达18.94万辆,占MPV车型整体销量的32.5%。 

“中国品牌SUV的异军突起正是由日渐成熟的汽车市场决定的。”董扬分析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是因为其亲民的市场价格,还因为中国品牌在功能和使用上与合资品牌一样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董扬认为,现阶段的情形正反映出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不再盲目,而是根据经济发展和自身需求选择更适合的产品。

据J.D.Power最新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SUV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6%,预计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中国SUV的销量将达到每年629万辆,超过美国的572万辆,中国将成为全球SUV最大的单一市场。到2018年,中国SUV车型数量会比美国高出近一倍。

该报告称,从中国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国产车的吸引力一路增强。中国本土品牌SUV销量在2014年为182万辆,而外资品牌中最畅销的欧系SUV销量却只有99万辆,两者差距越来越大。

商用车产销大幅回落 

2015年1月1日,是工信部发布的国四标准强制执行的最后期限。一季度商用车增速的大幅回落与国四标准的实施不无关系。

中汽协数据显示,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15万辆和84.7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8.4%和19.5%。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4%和3.4%,货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8%和22.7%。

董扬表示,一季度商用车增速下降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四排放标准实施的影响。具体来看,一季度客车产销13.30万辆和13.32万辆,同比增长7.40%和3.39%。其中:大型客车产销1.52万辆和1.48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83%,销量下降3.69%;中型客车产销1.40万辆和1.43万辆,同比下降5.55%和8.55%;轻型客车产销10.38万辆和10.41万辆,同比增长10.49%和6.41%。

1~3月国内大型客车销量前15排名分别是: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北汽福田、比亚迪、中通客车、安凯汽车、扬州亚星、上海申龙、桂林客车、恒通客车、申沃客车、一汽集团和金华青年。其中,郑州宇通累计销量排名第一,累计销售4071辆;比亚迪今年表现良好,2015年1~3月累计增长超过100%;而申沃客车的大型客车销量则比同期累计下降57.4%。 

此外,货车产销下降也是造成商用车产销萎缩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一季度货车产销75.85万辆和71.47万辆,同比下降21.75%和22.66%。其中:重型货车产销15.49万辆和13.46万辆,同比下降31.62%和33.66%;中型货车产销5.17万辆和4.52万辆,同比下降26.61%和32.30%;轻型货车产销42.43万辆和40.44万辆,同比下降19.97%和21.06%;微型货车产销12.76万辆和13.06万辆,同比下降10.25%和8.22%。

董扬对中国工业报记者分析称,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国四标准正式实施的初期,车价势必上涨,而货车消费者对于车价十分敏感,因此消费行为趋缓。

业内人士认为,商用车自2014年起,已进入低迷的持续负增长阶段,加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国四标准的实施,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商用车短期内仍难迎拐点。

新能源汽车增速明显

尽管汽车市场总体产销增幅放缓,但新能源汽车却逆势上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其中,纯电动车型销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售1.12万辆,同比增长2.1倍。

具体到月份来看,3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328辆,销售14122辆,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04辆和9390辆,同比分别增长4倍和3.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24辆和4732辆,同比增长均为1.9倍。

“新能源汽车产销迅猛增长的势头在2015年可能会更加猛烈,预计今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多的国家。”董扬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助推以及汽车企业持续推出新能源车产品,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

一直以来,充电不便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董扬透露,今年我国有可能推出充电设施补贴办法,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建设领域。届时,充电桩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充电站或充电桩的热潮必将到来,这将弥补公共充电站建设不足的缺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