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6月19日报道,中国展商在巴黎航展上宣布将研发涡扇发动机,装备中巴共同研发的轻型战斗机FC-1/JF-17。据介绍,该发动机目前正在进行飞行试验,推力比俄罗斯RD-93涡扇发动机要稍大,约为8700KG。有人猜测,该发动机的代号可能为WS-17,将很快面世.
2010年,在俄罗斯专家的帮助下,在RD-33发动机的基础上,中国为FC-1/JF-17专门研发了WS-13发动机。而这一次的发动机是完全中国自主研发的。尽管如此有了关于WS-17的消息,巴基斯坦空军代表在巴黎表示,他们非常满意RD-93。
2010年中国获得俄罗斯的同意,购买了500台RD-93发动机,这允许了巴基斯坦向世界市场供应达275架JF-17战斗机。巴基斯坦官员称,2015年的上半年签署了JF-17的第一个出口合同,但没有指出买方。或许中国也有计划为JF-17装备自己的发动机。同时有报道称,目前有11个国家正在就购买JF-17进行认真的会谈,包括阿根廷,有意联合生产该型战机。该型战斗机可能将装备相控阵雷达系统,目前正在同中国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会谈。
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近日表示,要结合“国防科技工业2025”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推动我国装备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各行业都在积极承接并制定本行业规划。此次国防科工局表态,首次确认了军工领域正在编制“国防科技工业2025”。
许达哲表示,国防工业作为国家先进制造的骨干力量,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要推动实施强基工程,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尽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航空发动机作为国防领域的尖端代表,是“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因此也将是此次“国防科技工业2025”的重点突破方向。
自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以来,相关方面的动作也明显加快。中航动力、中航资本4月14日晚间公告,将联合8家单位共同设立中航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出资额29.47亿元。此次中航工业集团整合旗下航空发动机业务,将针对提升航空发动机精密铸造产品的技术性能。
中航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出资额29.47亿元。由于航空发动机集中了工业制造和信息行业中的高精尖技术,最能体现国家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可以充当军民融合和智能制造的典型项目,并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起到引领作用。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十大重点工程,其中排名第三的即为航空航天装备。计划要求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作为一个跨度十年的规划,被列入重点突破工程的项目,将获得后续系列政策扶持。机构认为,“国防科技工业2025”的编制以及两机专项的后续出台,发动机产业有望获得国家千亿元以上专项资金。另外,考虑到民用和军用市场需求增加,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需求将超2万亿元,军用市场及配套需求近8000亿元,民用市场在1.5万亿元左右,从事发动机零部件、总装和高温合金材料等细分行业需求,将迎来快速扩容期。(研究员刘重才)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