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潮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铝业网2980
核心提示:2015年5月18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
2015年5月18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十大重点行业,计划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年中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谈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李克强总理在福建考察时也表示,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必须迈向中高端,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企业自身转变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中国工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不少产业仍处在工业3.0,甚至工业2.0阶段,如机器人等核心技术还有待提高,技术路线和标准也有待统一制定。尽管存在历史惯性和技术瓶颈,全国各地兴建高新产业园区及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浪潮仍然势不可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突破、大提速即将展开,其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备受全国各地关注,目前宣布或已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家。统计显示,去年广东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据悉,作为东莞市“三重”项目的拓斯达新建厂区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区最大的自动化产业基地。
  
  转型升级中人才与技术最不容忽视。在挖掘新型工业化潜能方面,需要在科研、技术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聚合资源,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后发优势。在机器人行业,沈阳新松机器人依托中科院的科研背景,以国际机器人产品线最全,机器人产业化最大基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坚持“技术为王”的发展理念,拥有核心专利及在报专利40余项,其成功推动“一年回本的自动化”,并满足可升级、可复制、通用型、开放式四个条件全优化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获得国内外客户青睐,不仅为多家500强企业精心打造,也为中小企业定制快速实现一年回本,整体持续增效。这样有着扎实技术优势的智能制造企业当前并不多见,综观中国,制造业主体大多还在初级加工阶段,自主研发及质量解决方案应用经验并不丰厚,一线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还难以适应工业4.0时代的智能信息控制,需要从生产方式、技术到人才全系列转型升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