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珠海召开 专家学者集体会诊虚胖症

   2020-09-01 互联网cnzhuzao5490
核心提示:9月22日,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品牌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召开,靠自主创新“强身壮骨”解决“虚

9月22日,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品牌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召开,靠自主创新“强身壮骨”解决“虚胖”问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国内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差,制造企业应抓住机遇、联合发展、实现赶超。”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制造产能总体过剩,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同质性竞争加剧。”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凌在发言中指出,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这些比较优势正逐步削弱,种种挑战和压力之下,建设制造强国成为我国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会上,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调研报告》。该报告是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受工信部委托,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专题调研成果。报告披露了国内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比如我国大小型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不足1%,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则普遍在2%以上。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二是基础能力薄弱,工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严重受制于人。如高速精密关键零部件中的乘用汽车自动变速器、高速列车制动装置等完全靠进口,应用于太阳能的高端材料正面银浆也全部靠进口。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提出:“我们从大国到强国当中遇到了非常大的瓶颈,就是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实验室高端仪器100%进口,没有中国的品牌,这个局面让人感到反差强烈。”他拿光伏产业、风力发电产业举例:“绝大部分都变成简单的加工,没有图纸,都是用别人的图纸,没有核心的零部件。一旦国际市场出现了变动,国际市场没有了,国内市场没有起来,全行业就会陷入困境。”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林做了清晰的论断。“在制造业中,最赚钱的就是技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分析,“没有技术的话,你只能像是一个服装企业,赚个加工钱。”为此,她建议,学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技术转移方法,“把中国航天科技转移到中国民用企业,中国科学技术强大在哪?就强大在航天技术。”夏林也在峰会上号召,中国制造业企业要联合起来,将“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的力量与自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