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发出高功率激光金属3D打印机

   2020-09-01 互联网刘新君45630
核心提示:  3D打印技术成为全球制造产业兵家必争之地。2015年10月6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发布自制的500瓦级高功率

  3D打印技术成为全球制造产业兵家必争之地。2015年10月6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发布自制的500瓦级高功率光纤激光的金属3D打印机系统。据该院飞弹火箭研究所副所长任国光表示,这台台湾自主研发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金属3D打印机),与全球光纤激光制造龙头IPG公司的同级产品相较,性能已在伯仲之间,初步符合航天级材料使用标准(AMS-6514);明年可望研发出1K瓦级的金属3D打印系统,整体技术希望1年后可以和国际厂商并驾齐驱。

  任国光指出,目前台湾中科院已就汉翔公司提供的厂家停产零部件进行3D打印之外,未来这套系统可加速该院自行研发飞弹的轻量与微量化,有助于台湾国防产业的提升,以及可开创航天及增材制造新纪元。

  3D金属打印系统计划主持人任国光表示,3D金属打印机实现自产后,接下来是开发金属粉末技术,预计半年内台湾就可以自主开发粉末,根据不同航天元件开发出不同的粉末,并应用在航天和国防产业上。

  任国光说,台湾中科院所自制的增材制造验证平台可加工尺寸为250×250×300毫米,成型精度小于50微米。以麻时效钢材料产制之金属件(未热改质前)抗拉强度可达1,100百万帕斯卡(MPa),降伏强度达950百万帕斯卡,硬度超过30(HRC),初步符合航天级材料使用标准(AMS-6514),未来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后,即可使用在飞行器上

  任国光表示,3D金属打印机可以解决武器系统服役期中,经常遭遇到的零部件厂家停止生产问题,只要先分析材料,有同样的金属粉末,再依照设计图和尺寸制作,可以尝试用3D金属打印制造出来,做完之后再经过硬度、强度、抗压度测试,就可以拿来使用。因此未来不排除运用在台湾海军服役的海龙、海虎潜艇的零部件上。

  另外,台湾中科院自行研发的雄风、天弓、天剑系列的各式飞弹,未来可运用3D金属打印机,将飞弹内零组件进行轻量化与微量化后,将飞弹弹体多出的空间与重量,增加其他设备,增强其射程与效能,协助飞弹技术的再次升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