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铸造网记者获悉,于5月9日在北京公布的,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徐工集团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实现了全球50强排行榜中的又一次飞跃。位居第7
徐工集团如何实现飞跃,引领中国企业呢?
2010年,徐工不仅在规模和运营质量上实现突破性提升,更是开启了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蜕变的序幕。从过去靠规模、速度开始全面向靠品牌、品质、技术以及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1、徐工通过利用全球技术资源,不断完善其技术体系和布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了锁定“世界级创新”目标,建立了国家级研究中心——徐工研究院。
2、徐工集团“三高一大”产品战略正全面变为现实。一批代表中国甚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500吨级、1000吨级、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12吨级中国最大的大型装载机,88米亚洲最高的高空消防车,第四代全智能路面设备等在徐工密集诞生。
3、徐工在产业链体系、地域布局的排兵布阵上也更进一程,收购了2家发达国家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并使其迅速融入自身产业体系之中。
4、在延长、加粗产业链条的同时,徐工业务布局也空前强化。
5、为了进一步巩固既有优势,同时塑造更多的增长极,2010年至今,徐工在传统业务和以挖掘机、混凝土机械、重卡为代表的战略性业务上,“多管齐下”地施以重手。除了投资50亿元兴建超大型起重机制造基地,投资33亿元建立大型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设备制造基地及挖掘机基地、环卫机械基地外,徐工还斥资119亿元,打造大型现代化重型卡车制造基地。
6、徐工在全球市场的拓展推进也“连点成线”,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为推动国际业务发展,徐工4月份在上海奉贤投入百亿元人民币,建立出口产品制造基地。继在中东建立物流中心地后,最近,徐工又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建立巴西组装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