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了解到,此次许多参展商推出了技术含量高、符合时代潮流的高、新、特产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将继续加大力度提升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推进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机床工具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中数控”)的展区里,华中数控展出了自主研制的“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以及配套的高精密卧式加工中心。这套高档数控机床,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华中数控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数控机床是制造装备的装备,被称为“工作母机”;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多年来,华中数控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高端数控领域,攻克了一批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在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提供了核心技术的支撑。
吴柏林告诉记者,工业现代化所需的各类设施都离不开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
“随着市场对高档数控机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低档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下降。”吴柏林说。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重点任务陆续完成,国产机床数控化率由“十五”末的35.5%提高到“十一五”的51.9%。
吴柏林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到2020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大于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很多机床企业已经主动把研发和生产的重心放在了高端产品上,这对于整个行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行业发展的提档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也将帮助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吴柏林说。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本次展会上,我国首次展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约占30%,达300余台,包括国产数控系统应用56台套。
在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简称“齐二机床”)的展区内,齐二机床党群工作部宣教室主任刘长海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TH6920A型落地铣镗加工中心和VM50型立式车铣加工中心均是自主研发的高端数控装备代表产品,其中,TH6920A型落地铣镗加工中心更是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使该机床的各项精度和功能,以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只有不断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长海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齐二机床围绕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齐二机床还通过产学研联合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开发出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重型机床产品。
目前,齐二机床的新产品产值率平均达到50%以上,大重型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科技创新不仅使企业产品更具竞争力,也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重庆机床集团的展位,有关负责人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动力。记者了解到,重庆机床集团在本次展会上展出的产品中,部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高速干切滚齿机的研发制造,满足了汽车、摩托车等行业大批量、高精度齿轮的高效加工要求,该机床为独立开发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增强了我国研制成套高速、高精度、环保型数控制齿装备的整体实力。
“坚持技术创新,是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将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吴柏林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机床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床企业应加大创新投入,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关于更多铸造资讯请登录中国铸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