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溪市新一轮“企业提升工程”已正式实施,力争在老企业中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两家,超5亿元的14家,规模以上的100家。而这一措施将在“十二五”期间,为本溪市造就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100家,规模以上企业500家。这个使老企业变新、小企业变大、弱企业变强充满活力的内生发展战略,正成为本溪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强力抓手。
招商引资嫁接一批。因资源优势,本溪曾是全国闻名的水泥生产基地。保全和做大这一优势产业,本溪市在原料基地专门规划出了水泥生产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老水泥”。仅3年,就引进资金几十亿元,先后嫁接出6条日产2500吨至5000吨熟料的干法水泥生产线。不仅产能翻了一番,而且其工艺既先进又环保,还被省里确定为水泥建材生产基地。
技术改造做强一批。本溪的工业技改 “盘子”,今年已超过了1000亿元。本钢历年都占技改的大头,自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不扩产能不铺摊子的前提下,每年以百亿计的投资,全用在了提高技术水平上。陈旧落后的本钢进入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之列。去年,本钢“双高产品”已占85%以上,出口创汇居国内钢企之首。
政策扶持提升一批。为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的旗舰,本溪下决心解决铸造业“小、差、散”等问题。市里把每年投入的2000万元技改补贴,连同从上级争取的上亿元资金不断向铸造业倾斜,并在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等地建设了三大精密铸造产业园区,然后采取贴息、项目补助、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重组、引进技术集中发展。如今,全市已初步形成了3个年产30万吨至50万吨的精密铸造产业园区。
本溪新一轮的“企业提升工程”,除继续加大“三个一批”力度外,还新增了在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完善企业投资融资体系、强化科学管理、改制重组、新带老、大带小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出现了新企业领进、老企业跟进、工业经济全面跃进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