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铸造网记者了解,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有色金属资源缺口越来越大。目前铜、铝、铅和锌矿产原料的对外依赖度分别为60%、50%、40%和15%以上。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成为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的重要产业,在有效缓解有色金属供需紧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4万多家,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回收物品拆解转化企业5000多家,集散交易市场640多家。
据测算,与原生金属生产相比,每吨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分别相当于节能1054千克、3443千克、659千克标煤,节水395立方米、22立方米、235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380吨、20吨、128吨,每吨再生铜、再生铅分别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硫0.137吨、0.03吨。
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加强行业准入,优化产业布局;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
三是实施示范工程,发挥引导作用;
四是鼓励兼并重组,培育优势企业。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介绍,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正处在结构转型的重要关口,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一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再生金属加工园区建设逐步形成规模,企业发展迅速,冶炼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技术进步和创新加快,形成了从废金属回收、拆解、冶炼、加工到产品应用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再生有色金属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再生铝合金应用前景广阔,再生铅合金、再生铜产业取得良好成果;
三是民营企业占据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主体,具有机制活、制度新、创新意识强等优势,为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始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形成生产、科研和高校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更多详情,请登录中国铸造网(www.zhuz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