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机床技术尖兵——董宏杰

   2020-09-01 中国机床网中国铸造网1750
核心提示:4月22日下午5点,在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一金工车间,身材高大的董宏杰准时上岗。他指着一台刚刚制作好
4月22日下午5点,在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一金工车间,身材高大的董宏杰准时上岗。他指着一台刚刚制作好的气缸自豪地告诉记者:“技术攻关成功!我们在该机型上增加了防漏圈,一举解决了油品渗漏的问题。”

  “操作、编程、维修,董宏杰样样精通,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公司管理人员严小燕介绍道。1995年董宏杰大专毕业,所学专业为会计统计,他一门心思想要当会计。1997年,董宏杰进入了安瑞科有限公司,实习3个月后,被告知会计部门暂不缺人,只能留在生产车间。“只要能学到东西,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干什么都一样。”董宏杰决定留在生产一线。
  
  学徒3年,师傅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光是磨普通刀具,董宏杰一次都要磨上三四个小时,师傅检验不合格,就要扔掉重新来过。当了6年的普通车床工后,2003年董宏杰转入数控加工中心。
  
  虚心好学的董宏杰利用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结识了许多数控机床领域的技术专家,建立了一个技术交流QQ群。2012年,36岁的董宏杰参加了成人高考,获得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周围人不解:“你娃都生了,工作都稳定了,还回学校镀那层金干嘛?”“多懂一个刀具使用方法,多了解一种刀具材质,眼界就打开了!”董宏杰说。
  
  凭着这股子海绵般汲取知识、认真钻研的精神,董宏杰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2009年,董宏杰仅仅根据一张图纸,和同事们不断讨论研究,用一个月时间研制出了产品机身设备,一举突破了公司不能生产大型压缩机部件的历史。到2012年,该产品每年生产100多台,为企业实现产值一亿元以上。
  
  在数控镗床机械加工生产中,因为坐标偏差的问题,经常导致工件报废和返修。董宏杰自学机床参数和宏程序,并受技术交流群里一位群友的启发,花了两年时间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让机床根据一个起始原点自动运算工件各个加工面坐标点的方式。在设置好机床参数后,过去操作人员往往要用三四个小时才能找到一个坐标原点,现在仅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该方法成功运用到批量生产中,基本无偏差。
  
  在从技术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尖兵的道路上,董宏杰参加了近十次产品机身的试制工作,研发出了一系列技术成果,获得了省数控大赛奖项,赢得了省十大能工巧匠荣誉称号,并获得了今年的五一劳动奖章。“很多人认为在生产一线没有出路,我想用我的经历向年轻人尤其是我的徒弟们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生产一线同样天地宽广!”董宏杰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2025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压铸要闻速览|技术突破、政策动态、企业大事件全掌握!
【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欲报从速!】2025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2025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