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保障民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山东等15个省市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农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其中山东平均上调2.29分。
我市非居民用电价格是如何上调的?面对电价上涨,用电大户如何化解成本增长的压力?
非居民用电价格上调3.07分
10日,记者从市物价部门了解到,我市执行山东省物价局的规定,销售电价自今年6月1日起,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提高3.07分/千瓦时。调整后的1-10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为0.791元/千瓦时,大工业电价为0.6718元/千瓦时,农业生产用电电价为0.5696元/千瓦时。
据市物价局价格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我省非居民电价曾大幅度上调过一次,由于我市物价部门努力争取,我市非居民电价不提反降。其中大工业用电每千瓦时降价2.43分,一般工商业用电每千瓦时降价0.62分,农业生产用电每千瓦时降价2.41分。
此次电价调整,1-10千伏一般工商业用电在每千瓦时0.7603元的基础上上调0.0307元,调整后电价为0.791元/千瓦时。大工业电价从0.6411元/千瓦时上调为0.6718元/千瓦时,农业生产用电从0.5389元/千瓦时上调为0.5696元/千瓦时。
3万多用户抄表一天完成
6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威海供电公司客户中心时,工作人员正在比对各种表格,计算用电大户的电费消耗。
作为此次非居民用电价格提高的具体执行部门,客户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5月29日,他们就接到山东省供电公司的预备通知,要求他们提前做好非居民用电价格上调后的各种执行工作。
6月1日,市区4个供电部的100多名抄表员及文登、荣成、乳山三个供电分公司的抄表员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抄表工作。为保证用电户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短短一天内,市区范围内的33600多户非居民用电户的抄表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
工作人员表示,抄表工作结束后,他们就立即开始了算费工作,同时加大稽查力度,全力保证此次调价平稳执行。
用电大户节能降低成本
对于我市的用电大户来说,此次电价上调,意味着企业的用电成本进一步增加。
位于经区的某生产企业2010年耗电量约为2.5亿千瓦时,按照此次电价上调0.0307元/千瓦时计算,该企业一年的用电成本将增加760多万元。同样,我市某医疗器材用电大户也将增加200多万元的用电成本。按照去年我市市区范围内农业生产用电2705万千瓦时计算,每年农业生产用电将多支出83万元。
“我们一直在研究设备改造,也开始考虑改变动能来源。”在采访中,一家钢铁铸造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电价的不断上涨,他们也在积极地寻找节能减排的措施,通过错时用电来节约成本。
威海供电公司客户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用电时间分为高峰时段、尖峰时段、低谷时段,每天的8时30分至10时30分、18时至19时、21时至23时为高峰时段;每天的10时30分至11时30分、19时至21时为尖峰时段;23时至次日7时为低谷时段。每一时段的电价均不相同。高峰时段的电价将按基础电价上调60%,尖峰时段上调70%,低谷时段则下浮60%。根据这个规则,这家钢铁铸造公司就把机器检修、维护及生产调度尽量放在高峰(尖峰)时段,而让价格相对便宜的凌晨和其他时段保持生产。
“电改气”渐成趋势
除错峰用电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用电大户通过改变动能,将原来的电能改为消耗天然气的方式实现节能,降低生产成本。
威海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警卫介绍,目前他们公司承建的“电改气”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铸造等行业的熔炼、热处理、锻造等环节。
“就拿前段时间我们进行的一个项目来说,这个企业是一家大型曲轴制造厂,为节省成本,他们将生产的热处理环节的电能消耗改为天然气消耗。”李警卫说,该厂去年在热处理环节的用电量为1.2亿千瓦时,按照调整后的电价计算,该厂仅热处理这一个环节就需要9492万元的费用。而改为使用天然气后,仅耗天然气1200万立方米,按照目前天然气工商业用户3.85元/立方米来计算,该公司仅花费4620万元,比使用工业用电节省4872万元。
据统计,威海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每年的销气量呈大幅增长。在去年的增长量中,工商业用气量增长了2000多万立方米,占所有增长量的90%。李警卫表示,“电改气”已经成为用电大户实现节能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