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机器人课应该这样上

   2020-09-01 中国机器人网中国铸造网2840
核心提示:   Molundo-魏逸凡 ,Mia-郑蕙桐,Matilda-吕恺怡,Atom-田丰玮,Chloe-赵呈月,Allen-张培风,Jack
   Molundo-魏逸凡 ,Mia-郑蕙桐,Matilda-吕恺怡,Atom-田丰玮,Chloe-赵呈月,Allen-张培风,Jack-王云杰
 
  指导老师:
 
  武汉三牛中美中学 物理工程老师 Feynman-李寿实
 
  实践材料:
 
  Vex IQ零件,2x12直梁4根,2孔撑柱8根,1x1销钉若干,大中小齿轮各2个,橡胶轴若干
 
  机器人进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机器人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按照图纸拼装出一个模型,在设定好的编程模块下输入数值,拿着手柄像打游戏一样遥控就行了吗?本期动手动脑,我们走进武汉三牛中美中学,跟着初三年级体验了一堂结合了物理课、工程制图课和3D打印课的机器人课程。
 
  课程主要分为设计零件、搭建和编程3个环节。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引入齿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齿轮组的性质。用SnapCAD软件,制作出一幅图像,让大家清晰地观察齿轮和齿轮组的空间结构。接着,李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作为热身,给出两个齿轮组模型图,要求自行选择材料5分钟内搭建出来。随后,回顾初三物理课上讲解过的功率、扭矩、齿轮比等概念,计算模型的机械效益。这堂课的实践重点在于加入齿轮和齿轮组后的搭建,以及和电机配合制成底盘后,观察机器人整体的运动效率。
 
  七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工合作。"将400多个部件搭建起来,需要的是极大的耐心和细致。"李老师介绍,学生要能熟练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将平面化的图纸在脑袋里转化成准确的空间结构。在操作之前首先要理解,所有的部件是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有步骤以及先后的逻辑关系,将不同零件嵌套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次序错了,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搭建过程也有很多小技巧,李老师说:"销钉很容易插错接口,需要我们使用工具,例如一个直梁或者小起子利用杠杆将其翘出来;轴套是橡胶件,插入轴承前,拿手心轻轻握住,会热胀冷缩,接口会变宽,安装会容易一些;橡皮筋除了能紧固一些部件,还经常用来套在各种动力装置上,增加摩擦力。"
 
  原型机搭建好后,就可以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了,这个过程也会运用到很多物理知识。使用原型机抓取和抬升物体的时候,要能感受其重心的位置和高度,如果整体重心超过了底盘,容易翻车。每个电机是有额定功率的,在完成任务前,计算好所有环节所需要的最大功率、扭矩,以及作用力都在允许范围内,才能实现工程目标。
 
  李老师介绍,六月底这批学生将参加机器人比赛,正式的比赛是不会提供拼装零件的,需要自己设计并制作,比拼的是孩子们对于机器人的设计和搭建能力,能参与的学生并不多。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2025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压铸要闻速览|技术突破、政策动态、企业大事件全掌握!
【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欲报从速!】2025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2025泰国压铸业考察团】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考察之旅(6.18-21 日)—— 抢占东南亚千亿市场先机!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