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工厂到智造经济

   2020-09-01 中国机床网中国铸造网4530
核心提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概念。2017年,正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概念。2017年,正值香港回归2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展望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厚礼,为港澳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强大的实体经济将驱动港澳地区制造、贸易、航运、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摆脱过去以劳动力领先的世界工厂格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在此背景下,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市场将给制造型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中,广东省的产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可成为大湾区的制造业中心。广东具有制造业天然优势,为数众多的制造型企业诞生于广东,这当中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已经开始成规模地推行“自动化技术改造”和“机器换人”,向着“工业4.0”“智能制造”目标前进。


  复制一个“硅谷”


  偌大的空间、宽敞的环境、机器电子化作业……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参观了广东省内多家制造型企业工厂,在工厂内记者看到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数控机床等运行井然有序,高效精准。


  如果说过去,中国制造靠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那么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助推下,家电领域从“制造”升级到“智造”,不仅形成共识,而且已是浪潮滚滚。行业内强者借此夯实竞争地位,弱者试图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如格力通过自主创造的智能装备来改变生产模式。2017年3月,格力首次对外亮相其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装备成果。此前,格力蓄势已久。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品,已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不仅服务于格力内部智能化生产,同时对外也服务于家电、食品、新能源、医疗、电子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于制造业的企业绝大多数来自于珠三角,而粤港澳湾区实际上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融合港澳优势,建立的更具国际视野的经济区域。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国内最顶尖的创新型制造类企业。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海外湾区经济已有多个成功范例,如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在美国,旧金山地区依托港口发展金融、贸易和旅游服务业,奥克兰主要发展工商业,圣何塞形成了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创新驱动和城市转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打造成中国的硅谷和全国性区域经济增长极。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将会为香港注入新活力,相较于香港来说,珠三角的地区资源充沛,在由单一城市向城市群转型的过程中,未来香港将会享受到更多低成本的福利,有助于自身经济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


  从“制造”到“智造”


  据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成员,自2015年广东省便着手大规模地推行“智能装备”和“机器换人”。其最终指向在于,解决制造企业成本困境的同时,推动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


  而作为传统制造业代表的家电企业则早在2013年便开始涉足该领域的技术储备与业务布局。以往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取胜的家电业近年来已经将推动“智能装备”“机器换人”等作为企业发展的转型,驱动转型的“抓手”。


  作为家电制造业标杆的格力电器在2003年,当制造业还在人口、土地等要素、投资驱动之下狂飙突进,格力电器便开始引入自动化思想,对部分生产车间进行“机器换人”改造。


  在董明珠掌舵的2012年,除了营收规模首度突破千亿元外,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也驶入了快车道。格力电器于当年正式宣布进军该领域,并制定出了“3至5年实现无人车间”的自动化发展规划。2015年,格力电器首度将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独立成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同年8月,格力电器首个智能装备产业园正式落户武汉。


  “目前,格力电器正在全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的布局,大力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格力电器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道,格力电器以智能制造定位未来,衍生出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等业务,这将成为格力电器新的增长极。


  2017年是格力电器进入智能装备市场的第五年。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就已小规模外销,到2016年底,外销设备产值超过了10亿元。目前,格力已自主研发近100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拥有20多项设计专利。在为格力内部生产提供智能装备的同时,格力智能装备也装备和应用到电器、新能源、食品、节能等多个领域。


  记者也了解到,自2013年,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就已小规模外销,到2016年底,外销设备产值超过了10亿元。智能装备、模具等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产业也被格力电器列为2017年的四大发力方向之一。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仅仅是布局智能装备领域似不足矣,如何命中需求端痛点,直接关乎智能装备的推广运用前景。此前,记者走访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地之际,有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智能装备来解决用工荒、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考虑投资回报周期,确保自身转型过程中能够稳健发展。“物美价廉”的智能装备被不少深处转型阵痛期的企业家视为“一剂良药”。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是否具有自主培养的智能装备人才等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总所周知,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最薄弱的环节。不少企业迫于难以逾越技术“天花板”,或巨资收购国际优质标的,或携手外资合力突围。而支撑格力电器高举高打自主创新旗号背后正是格力电器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


  “格力空调占据了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市场,成为世界名牌,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通过技术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董明珠谈到自主创新时说道。


  目前,格力拥有九个研究院,近万名研发人员,每年科研投入不设上限,去年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全国第七位。截至2017年6月12日,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29385项,获得授权专利18221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94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17项。2016年申请技术专利7422项,平均每天有超过20项专利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在业内人士看来为布局智能装备领域数年且已具备对外输出智能装备产品的格力电器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据了解,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致力于发展金融、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之际,便着手将制造业转移至内地,制造业的空心化渐渐导致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等问题的出现。现如今,服务业与制造业已经密不可分,制造业的匮乏导致很多高增值的服务失去了需求来源,在香港本地服务业开始向内地以及其他地区转移的情形下,香港本地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而珠三角恰为全球制造业高地。


  “香港本身的‘去工业化’和‘制造业空心化’的现状与广东省稳固且先进的制造业表现出了差异化互补。这对于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翘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契机。格力电器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获得巨大的发展红利。”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谈锦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助力格力电器的家电产品走向更广袤的市场之际,也为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提供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