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芯)砂的组成
型(芯)砂是由骨干材料、粘结材料和附加物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以粘土为粘结材料的粘土型(芯)砂主要由原砂、粘土、附加物和水配制而成。
1—砂粒 2—粘土胶体 3—孔隙 4—附加物
图1-1 粘土型砂结构示意图
二、型(芯)砂应具备的性能
(1)造型、制芯和合型阶段对型砂性能的要求。
1.湿度:为了得到所需的湿态强度和韧性,粘土砂必须含有适量水分。
[nextpage]
判断型砂湿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水分测定法
手感判断法
紧实率法
2.流动性:型(芯)砂在外力或自重的作用下,沿模样(或芯盒表面)和砂粒间相对移动的能力称为流动性。
3.强度:型砂、芯砂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4.可塑性与韧性:可塑性是指型(芯)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外力去除后仍保持所赋予形状的能力。
5.韧性:韧性是指型砂抵抗外力破坏的性能。
6.不粘模性:造型或制芯时,型(芯)砂不粘附在模样(或芯盒)表面的性质称为不粘模性。
(2)铸件浇注、冷却、落砂、清理阶段对型(芯)砂性能要求。
1.耐火度:型(芯)砂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称为耐火度。
2.透气性:紧实的型砂能让气体通过而逸出能力称为透气性。
3.发气量和有效煤粉含量:
型砂中煤粉或其它有机附加物(如重油、沥青等)在浇注受
热后产生的气体挥发物量,称为发气量;
型砂中煤粉的有效含量,成为有效煤粉含量。
4.退让性:型砂随着铸件收缩而减小其体积的能力称为退让性
5.溃散性:型砂和芯砂在铸件落砂清理时,容易溃散的性能称为
溃散性。